“广东制造”上紧发条出干货

2020-04-14 11:08:13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龙跃梅

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口罩生产企业从1月底的2家增加到目前的600多家,日产量从不足10万只提升到6000多万只;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从1家增加到44家,日产量约13万件。

口罩、口罩机、贴条机、胶条4类物资调运总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全国胶条几乎都由广东提供,生产的胶条长度可绕地球赤道超过9圈,口罩机、贴条机占全国产量超过八成……

这是目前“广东制造”在疫情防控中交出的答卷。面对大考,广东制造经受住了考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展现出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应急能力,将许多“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专:快马加鞭发挥所长多“出货”

在江门铁金刚机械有限公司内,一片忙碌。自大年初三正式复工以来,公司加足马力赶制防护服贴条机。这家规模不大的企业,硬是在复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运送了260多台防护服贴条机到疫区。

“大家每天加班加点,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是常态。”公司董事长廖来辉说,企业把全部产能投放在防护服贴条机生产上。

2月10日,广州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利用“机器人口罩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地量产口罩。董事长林小博介绍,这款‘众智’口罩机是全国首发柔性AI视觉口罩机,将可大大提高口罩的生产效率,实现120片/分钟,24小时不间断生产,日产超15万片。

普通口罩佩戴时间短,能否研制出一种反复使用的口罩?广东做到了。

安信纳米生物科技(珠海)有限公司首创可反复使用的纳米银抗菌技术的医用护理口罩(抗菌型)和纳米银抗菌口罩(平面型),每天连续佩戴8小时,可使用7天。

在疫情中,广东制造企业各显神通,发挥自身专长,保质保量供应各类防疫物资。

转:龙头企业应需而变转得快

近日,比亚迪表示,将向日本软银供应口罩。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车企已经“转身”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厂商,比亚迪自产口罩日产量已经达到1500万只,且还在以约100万只/天的速度扩产。

比亚迪用3天时间画出了400多张设备图纸,7天时间完成了口罩机生产设备的研发制造。一台口罩机涉及1000多个零部件、物料。比亚迪总裁办公室主任李巍说,这1000多个零部件里,90%都是比亚迪自制。

比亚迪的“转身”并不孤单,路上还有不少同行“伙伴”。2月20日,广汽集团口罩生产线正式投产,5条生产线同时开启,日产能达到25万只。

广汽集团工人在口罩生产线上作业。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口罩产线和汽车产线在技术、管理、控制机理方面是相通的,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学习消化来加以吸收改造,实现快速转产。”广汽部件副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黄旭盛说。

此外,工业富联、格力电器等知名企业也转产口罩等物资,有力支撑了全国疫情防控工作。

壮:制造业家底丰厚常思进取

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兵强马壮”的广东制造业。

目前,广东拥有40个大类工业行业(全国有41个),规上工业企业超5万家,居全国第一。广东进入世界500强13家企业中有6家是制造业企业。2019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超10万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36万亿元。

制造业一直是广东的“心头肉”。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去年底召开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并印发了《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制造业十九条”)。

“意见经过较长时间的谋划,广东‘制造业十九条’凝聚了社会各界共识与智慧。”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陈岸明说。

广东“制造业十九条”印发出台以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同时,相关工作已经同步展开。广东实施“强核工程”和“强链工程”,以“战时机制”开通绿色通道,大力推动疫情防控重点物资攻关生产,先后出台支持“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扩大生产”以及“装备企业研发制造相关设备保障生产”两项政策,已兑现8批次奖励超4500万元。

广东“制造业十九条”还提出“划定工业用地保护红线和产业保护区块”的措施,为全国首创。“全省各地正大力推行这项政策,取得初步成效。这些都对广东制造业发展十分重要、十分关键。”陈岸明说。

目前,该省102家重点制造业企业已经全部复工复产,龙头企业省内外供应商已经全部复工复产。

责任编辑: 李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