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湖北省、特别是武汉战疫的好消息不断出现,我国新冠肺炎“狙击战”已逐渐临近“尾声”。疫情开始到现在,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里,多数在湖北省支援的白衣战士们,都已经“满月”了。
这么多日子,让他们“再回首”,他们最记得什么?记得被他们治愈的患者,要和他们“求合照”,给他们写信,留电话,加微信,临别鞠躬,感恩拥抱......
是的,这么多日子,靠近白衣战士,温暖着患者的心。靠近患者,也感动着白衣战士的心。所谓“靠近你,温暖我”。
纵观战疫局势,很快,患者也好,战士们也罢,都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但不管到哪儿,大家都在同一个地球,同一片阳光下。未来很美,我们还要一起,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下去。
在最无助的时刻,他们给过你不一样的温暖
3月13日 星期五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 多云
讲述者:高帅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病科主治医师
一进病房,我就感到今天的气氛不一样。
三个患者都笑容满面,尤其是33床。前段时间,她情绪低落,以至于每次查房,我都要花很长时间为她心理疏导。
“今天怎么这么高兴啊?”我问。
32床患者几乎从床上跳下来,兴奋地跟我分享两则新闻,“方舱医院已全部关门大吉了!而且,总书记也来我们武汉啦!”我知道,发生在3月10日的这两件大事,给了我们医护和患者莫大地鼓舞。
算起来,我来到武汉已整整37天了。这段时间,我经历了好多,也感受好多,而今天尤其特殊。
上午九点左右交班完毕,进入隔离病房。用一个小时采集完十几个鼻咽拭子后,我赶紧收拾材料,查房。
查到一半的时候,我慢慢感觉有些吃力。护目镜上的雾气慢慢结成了水珠,水珠又汇成串流到了护目镜和皮肤接触处的凹槽里。我一甩头,竟然还能看到眼前激起的小水花。不过,雾气被水珠冲走后,正前方的视野倒是清晰了一些。我镇定了一下,缓缓吸了口气,推开10号房间的门。
“‘高富帅’大夫来查房啦!”,还没来的及把门关上,我就听到30床的阿姨大声喊。阿姨今年67岁,在这个病房里已经住了将近一个月。她性格很开朗,总喜欢开玩笑,在我名字中间加上个“富”字。
“我穿成这样你都能认出来?”我笑着问。平心而论,病房里来来往往的医护人员,穿着同样厚厚的防护服,能辨认的也只有声音和一双眼睛。有时在隔离病房里遇到的护理同事,我也很难辨认出来。听我这么说,她大笑。房间里另外两个患者也笑着坐到了床边。
查完房时,已接近下午两点。我口干舌燥,落实好医嘱后,准备离开隔离区。
“高大夫,你跟我们三个人一起照张相吧。”不知何时,10号房间的三个病人已等在房门口,看我经过时喊住了我。我欣然答应。
我们是医患,也是战友,疫情过后,或许他们很快就会忘记我的样子。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想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队,想起我这身防护服。毕竟,在他们最无助的时刻,这支队伍给过不一样的温暖。
来汉满月,我们不遗“渝”力,“渝”战愈勇
3月14日 星期六 武汉市第一医院 晴
讲述者:王小文 重医附一院援武汉医疗队队员、重医附一院胸心外科主治医师
“满月”在我们传统习俗里,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今天是我们在武汉这个没有硝烟战场上连续奋战的“满月”。看到群里发的“满月”海报,心中百感交集。
这个月,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个月,是我对工作最无法预期的一个月,感觉工作压力最大的一个月,最思念和牵挂家人的一个月,也是最能感受到爱和力量的一个月。我们经历了风雪,也感受过暖阳,正如医疗队所有的欢笑与泪水。
一个月的历练,我们开始习惯每天战场上的节奏。一个月的相处,我们开始习惯成为一家人。一个月的守候,我们慢慢成为病人最暖心的亲人。
临时ICU56床的婆婆,与死神之间整整14天的拉锯战,总算见到些曙光。气管插管那天我去看她,我伸手抓着她那骨瘦如柴的手,她微微睁眼看了我一眼,我问:“婆婆你还听的出来我的声音吗?”,她费力的点点头,我泪崩。
一个月的救治,我们的病人逐渐治愈出院,他们主动的和我们合影,跟我们告别拥抱,还有一封封长短不一的感谢信。
13床的大爷辗转4家医院,从开始高烧昏迷,到现在治愈出院,他用三张餐巾纸写下了最朴实的致谢,临走前不好意思的塞给了我们的护士罗梦玲。
3床是我们最年轻的一位患者,出院前她说“我不想走,在这里,有你们在特别有安全感,但不走又不行”。
10床病人出院后发来微信跟我说,他们有一个心愿,想等疫情过后,看看摘下口罩、脱下防护服的我们的最真实样子。
三十天日夜奋战,是辛劳与温暖共存的日子,是守护与感动共存的日子,更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光阴与值得珍藏一生的青春记忆。
三月的武汉春意盎然,2020年的这个寒冬有些长,但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清晨的一缕缕暖阳透过窗户洒在我的房间,这一切仿佛在告诉我,战胜疫情的那一天就快到了。冬去春来,春暖花开日,待我凯旋时。
我们不遗“渝”力,“渝”战愈勇,我们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武汉医疗队。
很快,我们就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3月15日 星期天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 多云
讲述者:佘克勤 国家医疗队队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主管护师
今天,距离我来武汉“满月”的日子,过去了将近一周。在这座英雄城市中奋斗的日子里,很多亲朋好友发来慰问,说我辛苦了,说我们英勇。
其实,只要心里不苦便是甜。我不想说太多高尚的话,我只是做了一个医务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救死扶伤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使命,不足以称为“英雄”。
最近这段日子,我的心情比较好。武汉的樱花树开花了,盛开的樱花,让人心情愉悦,当然,心情好,主要还是因为胜利越来越 “唾手可得”了。
这一次来武汉,我们湘雅血液科大家庭来了五人。
捷哥是“男神”,他“豪言”放话,作为“大哥”的他,要把我们一个不少、健健康康地带回长沙。
小姐妹涛姐和我一起搭班,我们就会高兴在对方的防护服上“提名”,并写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合体拍照臭美。
小芳是我在武汉生活的“近邻”,我们常在拿饭领物资这种生活事中互相照应。
没被分在一个病区的微微,虽然平时见面机会少,但她是我们强有力的后勤保障,要啥有啥,统统满足。
所以,在这里,虽然防护服密不透风,是我们工作的“障碍”,虽然护目镜时常压得太紧,像“紧箍咒”时常让我们头疼,但“五人团”一起抗疫,我一点都不觉得“困难”。而且,看着一位位患者治愈,我每天的开心都会多一点。
记得一个礼拜前的一个晚班,我给一位阿姨测血压,她说:“姑娘,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的核酸转阴了,肺部CT也都吸收了,我应该快出院啦!”
她的好消息,让我的开心又“+1”了。
战疫,技术重要,心态同样重要。本来这个世界,就不会每天都是晴空万里。新冠肺炎,就如同那不太好天气的日子,总会过去。只要我们乐观积极,就一定能互相搀扶支撑,走出阴霾,迎接阳光。
阿姨,恭喜您出院回家。待疫情全部散去,我们也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未来很美,我们一起携手并进!
3月13日 武汉同济医院中法分院 阴
讲述者:李繁 海南援鄂医疗队队员、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
今天,我上班的时间是15:00-21:00。穿好防护服隔离服进入隔离病房,刚准备交接班,隔离病房里传来对话:“电视遥控器在哪里啦?病房找不到遥控器啦?”“哪个病房要遥控器啊,都在里面呢”同济医院的护理老师说:“31床,31床他想看电视啦!”
我听到后,整个人顿时蒙住了,这个消息太令人振奋啦!
我们的战友啊,一位心外科大夫,为了救心脏病人命,自己感染倒下了。他的病情变化是我们每天最关心最牵挂的事情,我们天天鼓舞他,“加油!你可以的!你恢复得很好!”
我赶紧和武汉中心医院的陈丹医生直接走到31床跟前,他今天的状态很好,看到我们进来,主动向我们招手示意打招呼,尽管身上的管道还那么多,但是,经过治疗,现在已经转换呼吸模式用PS(气管切开),VV-ECMO开始下调进入过度期,CRRT,尿管里有些尿了。
看到这一场景,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想之前刚进来病房时的那个昏迷状态,我们还进行了一场大抢救。
此时我们每个人的泪水都情不自禁地涌了出来。接着陈丹医生向他介绍我们,“这是海南来的医生,他们很关心你,你要有信心啊!”他双手做了感谢的手势。
太客气了,要知道你的一举一动让我们所有人的辛苦努力都值得了,我们坚信你一定可以顺利康复出院的!相信你自己!加油!
疾病无情人有情,隔离疾病不隔离爱!哪怕希望渺茫我们也都不会放弃你们!
我们会在身旁守候竭尽全力救治你们!我们会坚持到最后,不离不弃!未来很美,我们一起携手并进!战友们加油!武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