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带着灿烂的笑容出院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2020-03-09 19:45:32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雍黎、俞慧友、金凤、王延斌

    

截至3月9日,全国累计治愈46433人,武汉累计治愈30933人,越来越多的方舱医院休舱,这说明越来越多的患者被治愈。

最有感触的,除了患者,应该就是医护人员们。

无论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桥头堡“重症科”,还是在收治轻症患者的方舱医院,医护人员用他们精湛的医术、细致入微的耐心、春风化雨的爱心,陪伴着患者度过这最艰难的时刻。

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让患者带着笑容出院!


“我们在这里踩着刀尖救人”

郭婧颖 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一科文职人员、主管护师

援助医院:武汉火神山医院

3月8日 雨

“在这里,我们是踩着刀尖救人!”

插满管子的病人,医生护士急促的脚步,不断的电话声……这是治疗新冠肺炎桥头堡——重症科真实场景。我所在的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一科是阻击新冠肺炎前沿阵地,进驻一月以来,我和战友们变身“钢铁侠”,一次又一次帮助病人打退病魔。

我被组织选调到重症一科时,领导语重心长说:“这里是打恶仗打硬仗的地方,希望你能发挥一名党员和文职人员模范带头作用。”我顿感肩头责任很大,也倍感荣光。我出征前被原单位聘任为护士长,在金银潭医院抗疫期间火线荣立三等功。这次抽调来此是组织信任,是崇高荣誉,我必须要经受住考验。

郭婧颖和患者在一起。

这里的病人大多都是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病情很重的人,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等任务非常艰巨。常常是刚把这个病人的情况稳定下来,马上又要抢救另外一个,不但工作强度大,而且大家心理压力也较大。就在前不久,一个病人心脏骤停,护士李丹红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我和护士张芳一旁协助。李文放医生冒着可能被病人痰液污染面屏的危险,立即给病人作气管插管,生命体征很快恢复过来。病人抢救成功后,大家看到一个生命得到延续,都难抑喜悦,握紧拳头互相加油打气。

由于隔离病房的特殊性及防控要求,我们护士要兼职护工、清洁工、病人家属等角色,清扫卫生、处理垃圾、搬运物品、照护病人等体力活或细致活,都要承包到底。有位大爷病情较重,已经无法自行吃饭喝水,我就和战友一勺勺喂饭喂水。为让牙口不好的大爷容易咀嚼水果,提前把苹果削好切成小块,喂给大爷吃。这些细致入微的照料,让神智基本清醒的大爷感动得掉眼泪,大爷家属知道后,称赞我们是“最可爱最美丽的解放军”。

今天,我们科室又有一位病人病情好转转到普通病房,病人和家属高兴地和我们合影留念,我们也为他们送上祝福的鲜花,病房里响起了欢声笑语,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温情的一幕。我和战友们暗下决心,重症科是救治病人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竭尽全力,尽己所能守好阵地,这是使命担当的要求,也是医者初心的使然。

火神山医院重症一科医护人员欢送患者出院。

“老公,等我回来,给你做有老婆味道的麻辣面!”

讲述人:梁善义 国家医疗队队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护师

援助地点: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湘雅病房

3月9日小雨

来武汉,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疫情信息。最近,新增人数和疑似人数都在减少,治愈出院人数逐步增加,我的心情也越来越好。
昨天下班后,我接到老公打来的视频语音。他一人在家,就端着碗清水面条在“嗦”,吃的似乎有滋有味。一个人的家,看起来也真是冷冷清清,但他还笑呵呵地说:“我就喜欢吃这种清淡的东西,比你做的麻辣面条好吃多了。”

听着这话,我心里“酸酸的”,因为他怕我担心,“故意”嫌弃我做的面条。

到武汉来,出发的前一晚,他无比严肃地对我说:“老婆,你要照顾好自己,上班口罩一定要戴好,要多吃饭,多喝水……”他是个素来话很少的男人,那那个晚上,他就那么握着我的手,祥林嫂般的叮嘱了一晚上。我出发的那天,他上班,但还抽空来帮我整理行李。后来我听医疗队同事说,他还偷偷拜托他们多多照顾我。

想着想着,我就鼻子发酸。说起队里的同事们,他们也都对我关照有加。在武汉,我过了一个没有老公在身边为我庆祝的生日,并且是我30岁的整体。那天,我和往常一样,结束一天工作后,走进护士站。“突然”,真的是“突然”,我就收到了小分队为我准备的彩绘“生日蛋糕”。大家纷纷送上祝福、表情、微信红包“雨”...... 把我感动得一塌糊涂。他们都在“代替”我的老公,在关照着我。

“跟你说话呢,走神了?”老公在视频里“唤醒”我。

“喔。突然想起别的事了。不聊了。”我说。

在武汉,队友们休息聊天时,大家都常问彼此,疫情结束后最想去干什么。我想做的,是每天早上起床能看到阳光明媚,能和老公一起上班,一起回家,一起去看想看的风景,过最平凡的日子。最重要的是,我要给老公做,有他老婆味道的麻辣面!

梁善义在工作中。

方舱医院下一次的人声鼎沸,该是一场体育盛事了

讲述人:陈云凤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管护师

援助地点: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

3月8日,阴转小雨

“终于还是走到这一刻,要奔向各自的明天……”本来应该是高兴的,因为今天不仅是妇女节,还是我们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休舱的日子,但不知为何,我内心却总有淡淡的不舍。

我们在这里奋战了三周时间,从一无所有到570名患者“满员”收治,再到如今空落落的大厅,我感觉仿佛经历了一场短暂的轮回。在这里,我们经历了艰苦卓绝的草创,迎来过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的大潮,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最终能帮助这些患者康复出院。

第一批患者出院时,大家内心都不约而同地狂喜。每个人,无论医患,都看到了希望;其后仅仅两三天时间,半数患者携手康复,我们感受到的是疲惫中的自豪;今天我们送走最后一批患者,我内心有些不舍,也有些释然。

我猝然明白,这短短的时间,不仅有些患者把这里当成了家,我们这些医护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况且方舱医院休舱,终究是件大喜事,患者终于康复了,疫情也控制了,我们大家也功德圆满了,该功成身退了。

送完这最后一批患者,我忽然心有所感,不可抑制地想去看看这些天我们始终坚守的这块“阵地”的全貌。顺着体育馆的台阶,我一步步走到最高处,内心感到:这一刻好安静,这里也好空旷!也许,这里下一次的人声鼎沸就该是一场体育盛事了吧!

挥去脑海中的胡思乱想,应着队友们的呼唤,我快步下了楼。坐在回酒店的接驳车上,我打开微信,满眼看到的都是我们江苏医疗队方舱医院医患群里闪动的信息:有祝愿我们节日快乐的,有向我们表示感谢的,更多的是邀请我们待疫情完全散去,再来武汉赏樱花、吃美食的。

说真的,这些天方便面是吃了不少,地道的武汉街头热干面却是缘悭一面啊。面对热情好客的武汉人,我想,总有一天我会带着老公孩子,在这里从容淡定地逛逛街头,悠闲散漫地听听俚语,然后吃上一碗滚烫的热干面。当然,我还想再来武汉体育中心看一场比赛,只是不知彼时会不会有“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的感慨。

我们最大的欣慰,莫过于患者带着灿烂的笑容出院

讲述人:王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援助地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

3月6日 多云

来武汉,已近一月。从最初穿脱隔离服的缓慢笨拙,到现在穿脱熟练、一气呵成;从最初进入隔离病房的焦虑,到现在见到患者可以好好聊会天,说话都带点儿武汉腔。到这时,我突然发现,初来乍到的不安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颗平静的心,感恩的心。

未曾见到患者之前,曾想象过无数次烈性传染患者的模样,诚惶诚恐。但是,从见到我们的患者的那一刻起,心里的成见完全被打破。那是一张张普通的面孔,有长者,有青年,有的为人父母,有的为人夫妻,有的为人子女。他们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愁,有自己的家庭、爱人、子女和事业,住在隔离病房中,焦虑的情绪中会带着不安、害怕和恐惧。也有乐观的患者,用幽默的话语,逗开心了一个房间的所有患者。

我相信从见到他们的时候,我们所有的医护人员,就不会再把他们当烈性传染病患者,而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家人,去照顾他们的心情,去倾听他们的埋怨,去安抚他们的情绪,在一点一滴中呵护他们。这样,他们也慢慢敞开心扉、放下成见,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

这些天来,患者出院或好转的喜讯接连传来。对于一个医者,最大的欣慰,莫过于看到自己的患者带着阳光灿烂的笑容,向自己道谢、告别、出院。这时候会感觉,再苦再累再危险,也是值得的。护士们拍下的一段段患者出院的视频发到了微信群里,大家兴高采烈地讨论着,祝福着。我想,既因为患者的康复,也是因为看到了这场“瘟疫”散去的曙光。

朋友圈那个出院的阿姨朝向医护人员再三鞠躬的视频,让多少人动容。我却想说:阿姨,您也是英雄。您用自己的方式,战胜了病毒,带给大家更多的希望。您所经历的,必定是一场刻骨铭心的长征,幸好,您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没有辜负家人的期盼,没有辜负我们的祝福。您用自己的方式,感动了我们,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曙光,让我们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虽未曾详细游历于这座城市,每天两点一线,往返于住处与医院。但即使这样,我亦深深感受了这座英雄的城市和她不屈的人民。这些天,路上的车流比初来时多了起来,我相信,武汉,一定会因为英雄的你们,拨云见日,霾散云开。

责任编辑: 陈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