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鼠”你最红、“鼠”一“鼠二”、“鼠”不尽的快乐……今年新晋网红必须是老鼠本“鼠”了,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动物,凭借一张“鼠脸”强行蹭了热点,比如舒克和贝塔、一只耳、斯普林特、米老鼠等等。
sorry,小编动画片看多了。一本正经的科普来了,认真看完下面这些似鼠非鼠的萌宠,妈妈再也不怕你GET不到鼠年新知识了。
先来普及一下老鼠本尊。在动物世界中,老鼠是一种分布非常广的啮齿动物,除南极洲外全球都有分布,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繁殖方式是胎生,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全世界有鼠类大约480种,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
再来看一下跟老鼠神似、实际上并不属于鼠类的动物们。你品,你细细品——
水鼩鼱(qú jīng)
“拜托,我真的不是老鼠,和这哥们没血缘关系,它也不是我家邻居啦~”
自然界中最容易被人误认为是老鼠的动物,若说鼩鼱排第二,还真没有敢排第一的。
水鼩鼱(qú jīng),属于鼩形目鼩鼱科,靠吃蚯蚓、昆虫等为生,虽然长得极像老鼠,但其实两者没有任何关系。
被称为水老鼠的水鼩鼱,有“水老鼠”“水耗子”之称,是因为它的外形和老鼠很相似,但水鼩鼱和老鼠也有明显的区别特征:一身长毛是最为明显的,水鼩鼱的尾巴,足下及趾缘都有长毛,这样长毛对水鼩鼱独特作用,是有利于水鼩鼱善于游泳,水鼩鼱也在陆地上活动,是一种水陆两栖的物种。在分类上,水鼩鼱和老鼠是完全不同的,水鼩鼱和老鼠没有一点关系,也不是啮齿动物。
高原鼠兔
下面要出场的这位,则生活在高海拔草原地带,不出意外,这货也不是老鼠——它叫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的外形酷似兔子,属兔形目鼠兔科,身材和神态又很像鼠类,其体型小,又称黑唇鼠兔,是一种小型非冬眠的植食性哺乳动物。高原鼠兔身材浑圆,没有尾巴,体色灰褐色。高原鼠兔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数量大,多栖息在土壤较为疏松的坡地和河谷栖息在高原地带。
主要栖居于海拔3100-5100米的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地区,喜欢选择滩地、河岸、山麓缓坡等植被低矮的开阔环境,回避灌丛及植被郁闭度高的环境。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和关键种,对维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它所挖掘的洞穴本来是为了躲避冷酷的气候和逃避食肉动物,却可以为许多小型鸟类和蜥蜴提供赖以生存的巢穴;对微生境造成干扰,引起植物多样性的增加;同时高原鼠兔也是草原上大多数中小型肉食动物和几乎所有猛禽的主要捕食对象。高原鼠兔的洞穴是“天然如厕之所”,滋养了植物,为植物品种多样性提供了条件。
象鼩(qú)
长着mini版的象鼻子,身形却像只可爱的小松鼠,与上面那位鼠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象鼩(qú)们玩的是“混搭风”。
象鼩(qú)是象鼩类动物的统称,属于象鼩目、象鼩科。象鼩长着一个又长又灵活的嘴(或称吻)。由于所有的象鼩都因有较长的似大象的鼻子而得名,鼻子的触觉和嗅觉极为灵敏。听觉和视觉也不错。
象鼩体型娇小,同时又要不停活动,它们以捕食昆虫为生,属于象鼩目、象鼩科。这些小动物体长在17到58厘米,长着柔软的毛和一双大眼睛。它们生性活泼,动作敏捷。象鼩生活在非洲干燥多石的地区。
象鼩生活在亚洲的热带森林中,象鼩身形像松鼠,但更小巧。它们会不停地奔跑于地面或爬上树寻找昆虫蠕虫、小型脊椎动物和果实。象鼩的脚趾外张,爪子锋利,非常适合抓住树皮或岩石;而且它们的长尾巴可以起到平衡作用。还是地球上15种“活化石物种”之一,它至少在0.23亿年的进化历程中体型未发生变化。
“平头哥”蜜獾
容易被误认为是鼠类的,还有被封为“动物界的战斗机”的扛把子蜜獾。据说:非洲乱不乱,平头说了算,就是这位平头哥——
小时候很萌,长大了很猛。单挑狮子猎豹,拿毒蛇当零食吃,堪称草原上的古惑仔,动物界的战斗机。
蜜獾(huān)是鼬科蜜獾属下唯一一种动物,雄性平均体长98厘米,雌性平均体长91厘米,雄性肩高39厘米,雌性肩高35厘米,雄性体重9-14千克,雌性体重5-10千克。背部为灰色。它的皮毛松弛而且非常粗糙,体型和獾的体型相当,其寿命可达24岁。
蜜獾以“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动物”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数年之久。分布于非洲、西亚及南亚。
蜜獾对蛇毒有很强的抵抗力,是世界上少有的对蛇毒有抵抗力的动物之一。对待异类性格凶猛、好斗。性格勇敢,坚毅,顽强。捕猎效率很高,与其它掠食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蜜獾总是不停的捕食以满足自己不断运动所消耗的能量,其他的掠食动物往往在捕食一次之后进行休息。蜜獾的猎物约有60种,从小昆虫到小兔子,它们都能吃。一只雄性蜜獾每小时能轻轻松松地奔跑9.6公里,它的活动范围超过200平方英里甚至更大。(文中图片来自图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