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4万年前,是他们登上了青藏高原!

2019-11-09 16:39:29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代小佩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代小佩

人类最早何时登上青藏高原?早期的探索者来自哪里?属于哪个族群?

“由于海拔高,青藏高原缺氧、低温、资源匮乏、生态脆弱、可达性差,对人类的生存形成极大挑战。但几十年来,围绕青藏高原的科学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 8日,在第七届中国公共考古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结合尼阿底遗址的发现研究成果,展示了考古学家们如何一步步寻觅出雪域高原上远古人类的足迹。


高星正在做报告 (代小佩/摄)


一、缘起一段传说

欧洲流传着关于亚特兰蒂斯的传说。

在大西洋上,曾经有一个令人惊奇的大陆——亚特兰蒂斯,那里的人具有神奇的能力。在一次大地震后这块大陆沉入海底,一些亚特兰蒂斯人乘船逃离,最后在中国西藏和印度落脚,其后代分别成为雅利安人和印度人的祖先。

一些纳粹专家宣称亚特兰蒂斯文明确实存在,并认为雅利安人只是因为后来与凡人结合才失去了祖先的神力。希特勒和希姆莱等人深信,可以找到这些具有非凡神力的人群,借助选择性繁殖等种族净化手段,创造出具有超常能力的雅利安神族部队。

于是,1938年和1943年,希姆莱亲自组建了两支探捡队来到西藏,寻找“日耳曼民族的祖先”,打造“不死军团”。

探险队包括人类学家、博物学家、植物学家、昆虫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他们测量了很多西藏人的身体指标,并将这些人的头发与其他人种的头发样本进行比对,还通过被测者眼球的颜色来判断其种族纯净程度。


考察队

上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和地质工作者在西藏地区开展了断续的考察,发现昌都卡若、定日苏热等遗址,证明史前便有人群在青藏高原生存和繁衍。70年来,各科考队在西藏近100个地点发现了石制品。

但这些石器等文化遗物皆发现于地表,找不到原生地层,以致于无法确定它们的时代,先民生存的确切时间便无从知晓。

二、藏族人群留存丹人的基因

本世纪初,有学者宣称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县的一处海拔4200米的山坡上发现2万年前的人类手印、足迹。通过对相关现代人群的遗传特征研究,科学家们对青藏高原早期人类的来源和生存历史提出了一些假设。

遗传分析发现,现代藏族人群中存在与丹尼索瓦人(丹人)相似的基因片段,并认为这项基因的获得是藏民得以适应高海拔寒冷、缺氧环境的生理基础。

谁是丹人?

2010年,科学家在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的丹尼索瓦(Denisova)洞穴发现了一小块指骨。从这块出土的指骨上,科学家们提取到新的遗传人种的DNA,被命名为丹尼索瓦。而且,研究发现,丹人没有绝灭,在现生大洋洲某些群体(约5%)及亚洲群体(约1-2%)中有一定程度的存在。


尼安德特人与丹人混血的家庭

那么,丹人如何迁徙至大洋洲的?青藏高原会是他们迁徙的通道吗?

自2011年以来,为寻找确切的考古证据,解决古人类登上高原的时间、路线与生存能力、方式等基础科学问题,中科院古人类研究所和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团队多次深入高原腹地,开展探考活动。

高星和团队在拉萨、日喀则、那曲、阿里等地调查、试掘。在世界之巅,他们要克服寒冷、缺氧的环境,还要经历瞬息万变的天气,常常风餐露宿。有时候遇到交通不畅、稍不注意就会丢掉性命。这支深入藏区的科考队伍甚至被误以为是挖虫草或盗金矿的。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13年夏,考古团队终于有了重大发现——在那曲地区发现了尼阿底遗址!他们在2千平方米左右的地表,看见了大量人工特征明确的石制品。高星和团队随即做了小规模试掘,发现了埋藏石制品的原生地层。随后,他们又做了初步的释光取样和测年,得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年代数据!


小规模尝掘,发现埋藏石制品的原生地层

三、探寻可靠的文化层年龄

2016年,团队申请正式考古发掘。他们匍匐在高原上,像农人般精耕细作,绝不遗漏有价值的材料!“考古是对远古的刑侦,考古人循着蛛丝马迹把历史的片段拼凑起来,由点到线,串起人们对古往今来的认知。”高星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雪域高原上的考古异常艰难。“研究中最大的困难是对地层的辨认和年代测定。”高星说,尼阿底遗址地层十分复杂,经历了冻融、水流冲刷、坡积、搬运、风蚀等多种营力作用。

为测定地层年代,团队采取了光释光测年的方法。他们分别于2013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四上高原采样测试,并在中科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多实验室交叉对比检验。“进行多层次取样、多方法分析和多实验室交叉对比检验,是为了得到可靠的文化层年龄。”高星说。

高星说,两枚残破的螺壳(后来证明是蚂蚁脑袋)提供了重要验证数据——质谱加速碳十四测年佐证了光释光的测年数据。“精确的地层分析和年代测定,使我们得以建立起尼阿底遗址可信的地层和年代框架,即形成于距今4-3万年前的第3层是原生文化层,而上面的两层是扰动、搬运和再次埋藏形成的。”

在距离发掘区大约800米的尼阿底山梁上,科研团队发现了硅质板岩露头,露头以下的山坡与发掘区之间遍布石制品。在进行石制品原料岩相分析、遗址不同层位中石制品的产状测量分析、多级湖岸线演变和其与遗址形成过程航测等,最终确定石制品的可能搬运和埋藏过程。

高星表示,这个遗址是大型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制作场,是古人群季节性活动遗址,是原地埋藏的原生文化层,有着相对温暖湿润的古环境背景。


团队要克服寒冷、缺氧

四、尼阿底遗址保护难度大

尼阿底遗址的发现具有哪些意义?

“这是西藏首次发现的具有确切地层和可靠年代数据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高星说,经过地层分析和光释光与碳十四测年,我们发现,先民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为4-3万年前,这对研究早期人群进驻、适应高原的时间、过程与方式,探讨高原人类族群的形成过程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与信息。

此外,尼阿底遗址海拔4600米左右,书写了史前人类探索、挑战与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最高、最早的纪录。“该遗址出土丰富的以石叶技术生产的石制品,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显示与我国北方和西伯利亚地区密切的文化联系,对研究早期现代人群迁徙、融合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高星说。

高星告诉记者,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次考古的成绩,首先得益于科学问题的驱动以及考古学家们探索的主观愿望。同时,也离不开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持。“交通工具的发展,无人机等调查手段的应用,以及测年手段和环境重建技术的进步,都对这次考古发现起了重要作用。”

“不过,目前我们发现的只有少数几个点,只能描绘出远古人类迁徙的大致路线。”高星说,还需要发现更多点去揭示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更多细节,而不仅仅止步于古人来过这里。

现在,让高星担忧的是尼阿底遗址的保护。由于尼阿底遗址是旷野遗址,地处偏僻又缺乏群众基础,所以管理和保护难度大。他建议采取措施减缓风蚀、雨水冲刷等自然损毁,同时防止人为破坏。“尤其是建设破坏隐患(如修路)、盗掘损毁,或者那些打着科考名义、未经批准的挖掘、取样。此外,要制定保护规划,做好普法宣传和公众考古工作。”高星说。

责任编辑: 刘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