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报国七十载,创新支撑强国梦——中国科学院建院70年历史回眸

2019-11-01 09:07:23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陈磊 高博

科技日报记者 陈磊 高博

1949年11月1日,星期二,新中国中央政府各机关正式开始办公

北京东四马大人胡同。一个新单位正式成立。它就是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最早的院部办公地——马大人胡同10号(现育群胡同17号)大门

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1日,它也迎来了70岁生日

70年来,中科院从17个研究所的千余名科研人员,发展壮大到100多个研究机构、近7万人的创新队伍;从“向科学进军”的“火车头”“科学春天”里的先行者,再到成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70年的中科院发展历史,是一部白手起家、筚路蓝缕的奋斗史,是一部探索科技改革创新的实践史,是浓缩了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成长史。

应运而生 报国为民

中科院从诞生之日,就肩负着发展新中国科学技术重大使命。这种为国担当的责任感与生俱来,融入血液,一以贯之。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 5 万人。“估计有八百多位比较有成就的科学家,相当于现在的副研究员水平吧,这就是我们科技自立的家底,还有一百多人在国外。长期担任钱三强的专职秘书的葛能全回忆。

建设一支科技队伍、集中科技资源,解决国家发展燃眉之急,成为党和政府发展科学技术的必然选择。1949年春天,钱三强、恽子强、丁瓒和黄宗甄受命筹建中科院;9月他们提出《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强调“科学为人民服务”,即将建立的机构被暂定名为“人民科学院”。1025日,政务院决定新机构定名“中国科学院”。1031日,毛泽东主席签署命令,向郭沫若院长颁发中国科学院印信。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

建院初期,为适应急迫需要,中国科学院在原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和其他研究机构的基础上,凝聚海内外优秀科学家,迅速整合、逐步形成了研究机构、学部和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确立了全国学术中心的地位。周恩来对其明确定位就是:成为领导全国提高科学水平、培养新生力量的火车头

中科院在成立之初,周恩来就提出,要让中国科学院成为全国提高科学水平、培养新生力量的火车头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华罗庚、郭永怀、张文裕、师昌绪等一大批科学家陆续放弃在外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奔向祖国的怀抱,在中科院艰苦创业。

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设立。经过全国科学界推荐和反复讨论协商,首批233位中科院学部委员人选产生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院士的前身,他们大多是中国主要学科的开拓者和近代科学的奠基人。

学部成立后,全体学部委员组织全中国的科学家参与编制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56年-1967年),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制订的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并将原子能、电子学新技术、喷气技术等12个重点任务凝练为紧急措施:发展计算技术、半导体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学和远距离操纵技术。由中科院集中科技力量筹建相关研究所,投入强国强军的科研大业。历史证明“四项紧急措施”非常及时。如果不优先发展计算机,就会拖延“两弹一星”。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在北京饭店召开

中科院秉持了“科学为人民”的初心,建院初期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急民生之所急:联合攻关,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抗生素的局面,填补朝鲜战争的前线部队的医药急缺;开展全国调研,在苏、皖、鲁、冀、豫推广治蝗方法,终结了中国几千年的蝗灾历史;集结20多个研究所,几百名科研人员,投身风沙肆虐、旱涝、盐碱并存的黄淮海平原的腹地,持续30年打赢一场改造中低产田、新建大粮仓的“黄淮海战役”。

此外,中科院在调查国家自然条件勘察国家自然资源、加强基础研究、建立研究生制度、派遣留学生等做了开创性工作。其创建不仅奠定了新中国的主要学科基础和科研体系,也带动了我国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和地方科技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965年,中国科学院有106个研究所的大型综合性科研机构,形成了学科齐全的科技布局

大象无形 彪炳史册

1955年,钱学森回国后,与一批高水平的同事建成中科院力学所。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问钱学森:我们国家用15年,在原子弹和导弹尖端技术上能不能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钱学森回答:只要计划周密,工作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钱学森在上课

国家大事是科学院的大事“到科学院搬兵”成了常态。时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的张劲夫曾说,中科院是按照中央确定的“大力协同”和“三家拧成一股绳”(二机部、七机部和中科院)的精神,主要承担原子弹和导弹研制中一系列关键性的科学和技术任务,包括理论分析、科学试验、方案设计、研制以至批量制造所需的各种特殊新型材料、元件、仪器、设备等。中国科学院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由很多保密工作不为人所知。

张劲夫回忆,当时,中国导弹研制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中科院参与五院的导弹研制;另一方面,中国科学院做探路工作,先走一步,为五院服务。至于人造卫星,则从构思到建议,都是由中国科学院提出,在国防科委统一组织下,由中国科学院负责整个系统的技术抓总。

为落实“两弹一星”研制任务,中国科学院动员了当时全院三分之二的科研人员参加相关研制工作,投入40多家单位17000余人参与相关的工作,约千余名科技骨干输送到其他机构,孕育或共建多家研究院所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23位科技专家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21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7人曾在中科院工作,其中还包括钱三强(原子弹)、钱学森(导弹)、赵九章(卫星)3位科技帅才

在中国确立载人航天目标后,中科院扛起重任,动员50余家院属单位,实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积极承担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重大任务,创新空天平台及先进有效载荷等空间技术,并承担了重要工程和多项协作配套任务,突破了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一批具有重大科学和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神舟”、“天宫”和“嫦娥”的精彩背后,是一批无名科学家在默默托举。

中科院甘当国家科技机构的孵化器。开展“两弹一星”工作时,研究核科学与核技术的力量主要集中在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还有一些分散在中国科学院20多个研究所以及其他部门研究机构、 大专院校。为了工作的方便,中央决定把原子能研究所整建制交给二机部。科学院卫星研制任务移交给国防部门,具体交给了七机部,即现在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前身

当年,中科院播下种子,开枝散叶;如今,其衍生的科研机构已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勇立潮头 改革尖兵

中科院还是科技改革发展的急先锋。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在全国科技界率先拨乱反正。1978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工作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等振聋发聩的重要论断。中国科学院在这次大会的思想、理论和组织筹备等方面做了关键工作。郭沫若院长在闭幕式上发表的“科学的春天”演讲,成为全国风向转变的、鼓舞人心的标志性事件。

龙门陡开,江鲫飞跃。打破桎梏后,中科院率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恢复正常科研秩序,率先开展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1979年1月,中国科学院恢复学部活动,行使学术领导职能。198010月,增选出283位新学部委员。197710月,中国科学院率先恢复研究生制度,新中国第一个研究生院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在北京成立。19826月,经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授予新中国第一批博士学位。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科学院贯彻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在科研组织管理、拨款制度、人事制度、学部制度、研究所管理体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和探索,走在全国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前列。

陈春先,这个在中科院物理所造出中国首个托卡马克装置的核聚变专家,因为美国硅谷的考察之旅,回国后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立志要建中国的硅谷,地点就在中关村他与中科院同事创办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后来被认为是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雏形。

他的创业事迹得到国家领导的肯定后,吹皱了一池春水。科技开发型公司大量涌现。1984年,柳传志与计算所10名职工,用20万元创办了计算机公司,在中关村这块创新创业的沃土上迅速发展成为后来的联想。上个世纪80年代,中科院人员创办的“两通两海”(信通、四通、科海、京海)等为标志的高技术企业在中关村崛起,发育成为中国高新技术的第一基地。在我国掀起了科研人员“下海”创业的第一波热潮。

如今的中关村,成了中科院的代名词,也成了我国创新创业的地标,一批新生代科技企业在这里不断孵化、成长,继续书写着科技传奇。

回顾中国科技发展历史,若干重大科学决策和机构设立都与中科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815月,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中国科学院89位院士(学部委员)致函党中央、国务院,建议设立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在邓小平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于19862月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中科院院士给邓小平写了《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高技术的建议,邓小平立即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863计划由此诞生;

——1994年,为解决当时科技人才断层、新兴学科薄弱等问题,中科院决定从院内紧张的经费中筹措一笔人才专项经费,实施了我国第一个面向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百人计划”,此计划吸引了一大批海外优秀科技人才回国,使我国一些重要学科领域迅速走到世界前沿,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也培育出一大批重要的新兴交叉前沿方向。

随着知识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概念和理论的广泛传播,中科院1997年12月向中央提交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决策,决定由中国科学院率先进行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试点工程,真正建立起中国自己的创新体系。

作为国家科研机构,中科院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先行先试、积累经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率先引领 创新驱动

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学院,这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总书记视察的首个科教机构。总书记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中科院“是一支党、国家、人民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勉励其要“发挥集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于一体的优势,不断出创新成果、出创新人才、出创新思想,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四个率先”要求,中科院实施了“率先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实行研究所分类改革,加强科研战略布局,推进机关科研管理改革,深入实施人才培养与引进系统工程,开展国家高端智库试点等。中科院还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将研究生院更名为国科大,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并开始招收少而精的本科生。中科院各项事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呈现出崭新气象。这一时期,中科院组织实施的先导专项和四类机构建设,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70年,中科院走过不平凡的道路。

这里成果丰硕,从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到建成并改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数十载接续撰写《中国植物志》到“中国天眼”落成启用,万米深海深渊探测、墨子号、悟空号等空间科学系列卫星飞向太空;

这里思想深邃,从提出“科学十四条”到迎来“科学的春天”,从成立国情研究小组到发布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再到建设国家创新人才高地建设、开展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

这里人才济济,从华罗庚、钱学森、竺可桢、童第周、陈景润,再到吴文俊、黄昆、刘东生、叶笃正、李振声、吴征镒、师昌绪、谢家麟、郑哲敏、张存浩、赵忠贤等,改革开放以来,中科院先后有700多人次在国际重要科技组织任职,超100位科学家获得国际科技 界的重要奖项

这里活力迸发,从建立研究生制度到实施博士后制度,从“百人计划”到知识创新工程,从中关村第一个民营企业到建立数百个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机构,从启动实施先导专项、强化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再到全面参与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3个科创中心和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承载起几代中国人科技兴国、强国的期待,中科院在“科技创新、报国为民”的征程中,不断砥砺前行!

(李大庆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 张爽(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