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祝华
10月11日,“湄公河国家热带作物产品加工与包装技术培训班”在海南大学正式开班,来自柬埔寨、缅甸、越南、老挝等湄公河国家的20名科研、技术人员和政府工作人员参加培训。
10月11日, 海南省科技厅、海南大学相关负责人与“湄公河国家热带作物产品加工与包装技术培训班”学员合影留念。 何燕富 摄
此次培训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海南大学-柬埔寨皇家农业大学汉语中心承办,是2019年度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项目之一。
据介绍,湄公河国家拥有十分丰富的热带农业资源、优越的农业生产气候条件,但农业产业链尚未足够成熟,农产品加工环节薄弱,农产品附加值未得到充分挖掘。2016年3月23日,我国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三亚宣言》中承诺,3年内向湄公河国家提供1.8万人年奖学金和5000个来华培训名额,用于支持澜湄国家间加强合作。目前,澜湄合作已成为次区域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合作机制之一。
此次研修班根据湄公河国家的技术需求,并发挥我国技术优势和海南特点,为期15天学习培训中,学员们通过听取专家专题讲座,实地考察椰子、咖啡、胡椒、木薯、菠萝、芒果、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加工企业,对中国热带农产品加工工艺和装备以及包装技术等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海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与合作处负责人表示,研修班的举办对于进一步开展中国和湄公河国家的热带农业科技和产业合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