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用遥感技术求解吴哥古迹“退化”之谜

2018-04-02 20:37:13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 屈婷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记者屈婷)在柬埔寨西北部的原始森林中,“雕刻出来的王城”、世界文化遗产吴哥古迹首次得到一份详尽的遥感数据“体检报告”。它令人担忧的“退化”之谜——地面沉降和古寺庙建筑群倒塌的关系,也被中国的遥感科学家重新“诊断”。新华社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获悉:通过5年的国际合作,该所提供的这一时间跨度最长、覆盖范围最广的空间遥感数据库,将为吴哥古迹未来的保护和科学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吴哥遗产地土地利用遥感分类图。

该所数字遗产研究室主任、中科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吴哥遗产地环境遥感”负责人王成说,“时间最长”指观测数据从1985年到2016年;“覆盖范围最广”指数据涵盖遗产地及周边5000平方千米的古建筑、城镇、道路、森林、土壤、湖泊、水系等环境要素。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遥感科学家利用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分析了近30年来吴哥古迹周边的土地利用、森林退化、城市扩张、游客增多等变化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森林被砍伐,酒店和公共基础设施在不断增多……”王成说,现在当地政府和吴哥世界遗产管理局(APSARA)已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开始禁止当地居民砍伐原始森林,减缓开发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吴哥古迹位于柬埔寨暹粒省,拥有恢宏的寺庙群和水文设施。遗址由大石块垒砌而成,处于沼泽地区。在每年11月到次年4月的旱季,游客纷至沓来,当地人不得不更多地开采地下水,才能保证水的供应。

吴哥遗产地虚拟重建的三维模型图。

面对古寺庙群反复倒塌的现象,主流观点曾认为:城镇化、旅游业井喷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是引发地表失稳、威胁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主因。但中国科学家却得出了新的结论。该所陈富龙研究员利用雷达卫星数据制作了吴哥地区的地表沉降分布图,精度可达毫米级,结果表明:该核心区在2011-2013年地表总体稳定,并未出现明显的地表下陷的现象。团队进一步分析寺庙不稳定的结构发现:地下水季节性变化、石材热胀冷缩与自然风化,三者相互影响,共同触发了每年1到2毫米的异常形变。古寺庙倒塌的最终原因是什么?其中轻微的地表下陷到底有多少影响?中国“地球资源环境动态监测技术”项目下的一项研究工作有望找到这些答案。

2013年10月29日,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和APSARA的科研人员在吴哥遗址的茶胶寺东门开展地面三维激光扫描试验。

“遥感技术具有大尺度、时间序列长、成本低等诸多优势。我们用遥感数据构建出的寺庙病害模型,为揭开遗产地的退化之谜提供了全新视野与定量依据。”王成说,整个项目团队约30人,每年工作5个月,通过遥感数据分析、实地调查与验证等手段,获取了吴哥古迹重点寺庙本体形变以及周边地区近30年来的土地利用和变化情况。目前已将项目所有空间影像数据与实地勘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建成了吴哥世界文化遗产数据库,有助于国际科研、文保人士进一步开展吴哥遗址的研究和保护工作。1992年,历经战乱和自然灾害的吴哥古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被定为“濒危遗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议下,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展开合作拯救吴哥的保护行动。2011年,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成立了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唯一的利用空间技术进行世界遗产研究与保护的机构。2013年7月,由HIST与APSARA联合开展的吴哥遗产地环境遥感项目正式启动。双方已于2017年签署了二期合作协议,将研究范围扩大到柏威夏寺等其他世界遗产地,并成为该所正在实施的“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 桂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