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更新的微信小程序,获得各大平台大力扶持,年轻人青睐的短视频,人工智能+新媒体崭露头角、紧抓大家眼球,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新媒体矩阵聚焦十九大……过去的2017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深入发展的一年,也是新媒体保持稳健快速发展的一年。
新年伊始,我们邀请了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沈阳教授座客中国科技网,结合大数据、网络舆情对过去一年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发展变化进行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个预判。
个性鲜明的2017
2017是波澜壮阔的的一年。在新媒体和网络舆论当中出现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十九大对2035年、2050年的中国做了一些规划,这是一个大跨度的、对未来中国人生活的一个构想;人工智能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BBC发布了一篇“什么职业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表,引发了大家一系列思考,对人工智能的讨论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渴望、焦虑和想象。
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使得国民的网络心态越来越自信。复旦大学的一个研究表明,所有年龄层中90后当中拥护主旋律价值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比例是最高的。90后成长起来的时候,看见的是中国经济实力排名全球第二,看见的是中国的超级工程高歌猛进,这些都是使国民自信心持续上升的原因。
不同的社会阶层,特别是草根阶层,在过去一年中非常积极地拥抱整个互联网。还有一个现象,在这一年,短视频的应用非常普遍和广泛,原来的知识阶层比较倾向于用文字表达,但今天普通的社会阶层,更倾向于利用短视频进行肢体展现的表达。
在2017年的新媒体中,还可以看到不同世代之间的互怼和自嘲。如出现了油腻的中年、佛系青年、保温杯这种比较集中反应中国人不同世代之间的形象定位和认知的词语,代际互怼已是文化现象。中国社会发展迅速,使得不同年龄人之间认知的差异性非常大,而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正在缩小这种代际之间的差异。
此外,2017年的互联网平台还具备不同的“调性”。在不同的互联网平台中,大家对某一件事的看法存在差异性,不同人群使用的互联网平台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快手”是一个小镇青年的乐园,“抖音”是美颜场景小段落的集成,“豆瓣”是一个小志青年的集散地,微信作为全民交流的基础网络设施,每天产生的信息流是非常惊人的……今天的互联网已经实现了社会人员的基本覆盖。
媒体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媒体本身就依赖于各类技术平台,即使不在新媒体这个阶段,广播、电视、报纸的基础设施仍然是技术演化的结果。媒体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支撑点就是技术,技术使得媒体持续不断的实现平台的迭代,这种平台的迭代将越来越多的人实时的跟互联网平台进行连接。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微信公号受众都在亿这个量级。所以技术平台发展的终极趋势是让平台连接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以更快的方式、更美的方式、更强的连接来跟互联网平台进行整合。
另外,媒体内容的表达是一门艺术,这种艺术就在于对人心的洞察,对民意的把握,对时代的矛盾予以准确描述并能够提供解决方案。如果谁能抚慰众生的焦虑,谁就能获得受众;谁能激发起众生的共情,谁就能获得受众。媒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对社会风险的预测和预判,这也是一门非常精妙的艺术。
未来可期 媒体+AI
2017年人工智能非常火爆:投资非常热门、技术进步明显、应用推进快速。现在很多高铁站都已经使用了人脸识别系统,还有人体识别、车辆识别、文字的识别,乃至于动物识别。在媒体发展进程中,人工智能应用推进快速,2017年新华社公布媒体大脑,希望能够把传感器的数据包括视频数据、各类摄像的数据和网络中的数据都整合进来,这也是媒体未来发展的方向。
人工智能如何和媒体结合?在确定选题方面,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计算,看看哪些选题是公众比较关心的,跟公众利益具有更高关联度的选题就是优先报道的。在内容生产方面,有非常多的机器新闻写作工具都在持续升级,腾讯、新华社都有各自的机器新闻生产工具。未来有很大一部分内容的生产被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所取代。在内容传播方面,越来越需要一体化、能够把更多渠道整合在一起的分发平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帮助构建个性化推送渠道。同时,网络传播之后的评估,未来也将由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搞定”。
传统媒体不会消逝
今天的新媒体发展迅速,有数以万计的创业公司、数以千计的大数据公司、数以百计的人工智能公司出现。新媒体的崛起会不会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甚至击垮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有两个优势长期不变:第一是内容优势。传统媒体始终对内容人才具有高度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不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有所减弱。能够吸引到比较高质量的内容人才,传统媒体就能获得持续的优质内容生产的能力。第二是传统媒体资源优势。每一个传统媒体有政策上的,也有传统延续下来的资源优势,这种优势在短期内不会有所变化。
传统媒体也有两个弱点:一是技术方面的弱势,技术人才在整个自由竞争的互联网市场当中,是高度市场化的状态;第二个弱势是传统媒体的机制,导致其灵活性、创新性不够。传统媒体存在两强两弱,它的状态将在这两者之间摇摆而不会全部“死掉”。
人民日报2017年推出了纪念建军90周年军装照p图,达到了10亿次的点击量。军装照p图的创意来自于传统媒体,但技术来自于互联网公司,传播渠道是微信。因此,只要能整合好体制内外的优势,传统媒体仍然能够获得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加强监管 防患于未然
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直接,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他们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更易高度沉浸于互联网社会。我们到底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怎样的互联网社会?
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中也必然存在。互联网中出现的新问题,也必然反射到现实社会中。有一个叫吴咏宁的青少年,从事无保护极限运动,在最后一次表演中失手身亡。除了“快手”曾经对他的无保护极限运动作出不符合平台传播规则的规定外,其他的互联网平台都没有对他的行为做出规范性要求。在整个网络传播过程中,网友狂热的追求以及本人的意愿,最终酿成了一场悲剧。
我们覆盖的人口有多广泛,我们的责任就有多重大。我们拥有的互联网的流量有多巨大,我们的责任就有多重大。政府机构、互联网管理平台、网民,都应该强化自我责任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干的事情,在网络中一样不能去干,也不能在互联网中过度放大除舆论监督目的之外的负面信息。出现了问题,政府、网络管理平台应该更快速的介入。整个互联网责任意识的提升,既要有道德方面的规范,也要有法律的保证,同时还要有技术的支持。
新闻连接:
沈阳,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专委会副会长,传播学专委会秘书长,曾任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疆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是中宣部多个专家组成员,中央网信办专委会专家,国侨办专委会专家,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舆情中心特邀研究员、新华网舆情首席科学家、新浪新媒体学院荣誉教授。34岁时破格教授博导,其团队每周均有内参材料递送相关部门。从2008年开始研究推特,是微博、微信和移动互联网领域最具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专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