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理解主要矛盾 读懂新时代

2017-10-30 09:16:07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刘亚东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判断,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命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引人注目的是,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社会都充满各种矛盾,其中起领导和支配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它规定和影响着其他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只有找到主要矛盾,才能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金钥匙。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

从八大到十九大之前的历史时期里,除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走过弯路,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质,即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956年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此后,历届党的代表大会都确认这一提法,十三大以后将其认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十八大报告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事物是运动的,矛盾是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征,折射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首先看矛盾的主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显然已经无法包含今天人民群众的主要诉求。除了“物质”已相对丰富,人民群众如今在生态环境、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安全稳定等方面都抱有强烈期待,而这些都远远超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可以说,人民一般性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现在基本得到满足,而“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则更加真切地反映了他们的心声,更加全面地表达了他们的企盼。

其次看矛盾的客体。“落后的社会生产”也已不是时下中国的真实写照。继2010年中国以近40万亿元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预计今年年底将实现翻番,超过80万亿元。就经济总量而言,中国现在约占全球的15%,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年来均超过30%,居世界第一位。城镇化率接近60%。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天眼、蛟龙、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毫无疑问,再把“落后的社会生产”冠之以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第一服务业大国、第一贸易大国已不合时宜。

较之“落后的社会生产”,“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更加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今天的中国国情。“不平衡”是就发展的领域和范围而言,“不充分”则是就发展的层级和质量而言。

“不平衡”是指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我们仍有4300万同胞在贫困线以下生活。较大的群体差别、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无时不在困扰着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经济创造了“中国奇迹”,但粗放的发展方式也让我们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如饥似渴地呼唤清新空气和青山绿水。

“不充分”是指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此外,由于人口基数大,中国人均GDP仅略高于非洲的加蓬,居世界中游。正因为如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迅速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这些给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挑战。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一种动态的客观存在,党的十九大对其作出了及时准确的判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适应,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这是对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中国发展成就的历史回应,更是为驶往本世纪中叶的中国巨轮确定了航向和目标。我们完全有理由对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充满信心和期待。(作者系科技日报社总编辑)

责任编辑: 于会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