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日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事件回顾
去年全国网上零售额约11.76万亿元,网上购物已经成为百姓消费的重要渠道。同时,网上消费不是法外之地,网上购物套路消费者?有双警惕的眼睛盯着各大电商平台。记者近日根据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的投诉线索,跟随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前往拼多多、快手、京东、淘宝、微信、抖音平台,围绕消费者投诉,进行调查。 阅读全文>>
评论
大事记
来源: 新华网、人民网、科技日报、央视网、经济日报
编辑: 何沛苁
2021-03-15 15:34:54
今年“3·15”是“十四五”以来的首个消费者权益日,最近这几天,消费者权益保障问题再次引发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一些企业和行业的乱象也被集中曝光。但是,你知道“3·15”的来历吗?还记得我国第一次举办的“3·15”晚会吗?今年的“3·15”又会曝光哪些问题?

和“3·15”有关的那些事

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选择这样一天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是为了扩大宣传,促进各国消费者组织的合作和交往,在国际范围内引起重视,推动保护消费者的活动。此后,每年3月15日,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及有关组织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推动保护消费者权益运动进一步发展。

1983年5月,河北省新乐县成立了消费者协会,这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消费者组织。

1984年8月,广东省广州市成立了消费者委员会,这是我国第一个城市消费者组织。

1984年12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正式成立,这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我国第一个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87年9月被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接受为正式成员。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全票通过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994年1月1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走向法制化轨道。

2014年3月15日,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施行,主要从4方面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如强化经营者义务、规范网络购物等新的消费方式、建立消费公益诉讼制度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政府部门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在每年3月15日晚共同主办并现场直播的公益晚会。

199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华工商时报社与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举办了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之友专题晚会”,拉开了中央电视台3·15晚会的序幕。

第一次“3·15”晚会,曝光力度不大,形式也不完善。但是,现场设置10部热线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一些打不进电话的人,把那些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带到直播现场门口请求曝光,消费者维权意识被唤醒。

1992年的“3·15”晚会,产生巨大轰动效应。在这次晚会上,国务院十个政府部委的部长接受现场采访,表明政府支持人民、保护人民利益的决心。节目中还穿插了敬一丹远赴安徽采访一例,因使用热水器而导致消费者死亡的案子,晚会现场受害者的亲属声泪俱下的控诉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作用,以致安徽省有关部门领导在收看晚会的过程中就作出了行政制裁的决定。

如今,“3·15”晚会已成为一个符号,成为亿万消费者信赖的舆论阵地,成为国家有关部委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力量,“3·15”也从一个简单的数字变成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代名词。>>>详情

今年的“3·15”会曝光哪些问题?

一年一度的“3·15”晚会今晚将拉开帷幕,在这家家户户关注的消费维权之日里,众多企业可谓“胆战心惊”。最后揭晓之前,记者梳理了近段时间被约谈或点名的企业,涉及知名车企、二手车平台、网约车平台、服装品牌、健身公司、教育机构等。

一个多月前,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特斯拉,涉及异常加速、电池起火、车辆远程升级等问题。近期,除了特斯拉,其他知名车企也遭到地方消协点名。

3月5日,南京消协汽车维权专委会通报称,中级车合资品牌中别克投诉量突出,雪佛兰、上汽大众紧随其后;国产自主品牌吉利、荣威、比亚迪等投诉较多;豪华品牌宝马、奥迪、奔驰投诉量靠前。

以宝马为例,“强买强卖”问题突出,消费者李女士在明确告知自己的征信情况未必能贷到款后,宝马4S店销售仍让其缴纳了3万元定金并表示贷款没问题。第二天,银行通知贷款审批未能通过,销售表示可以换家银行贷款,但要加价2万元。

质量问题也是“硬伤”,比如上汽通用旗下有多款车型在行驶中出现刹车失灵;比亚迪因电池容量衰减问题被投诉,车主黄先生反映,其购买的比亚迪秦油电混动车型在质保期内,动力电池续航里程只有30多公里,远低于厂家承诺的70公里标准。厂家承诺电池终身免费更换,多次要求更换动力电池,4S店检测后说动力电池合格,却不肯提供检测数据,也不肯告知检测合格是按照国家标准还是比亚迪厂家标准。

此外,购车合同存“猫腻”、售后服务不到位、汽车保险捆绑销售等也是汽车消费投诉中多见的问题。

近年来,二手车交易市场消费纠纷问题屡见不鲜。3月4日,四川省消协发布报告,直指部分二手车交易平台存在七大“陷阱”。比如,58同城、二手车之家、人人车、淘车等侵害消费者隐私权、个人信息权;涉嫌发布虚假车源;收费事项告知不清;58同城将遭到投诉的车辆信息重新上架,存在审核漏洞。

南京消保委则点名车置宝、毛豆、瓜子等网络二手平台投诉量较多,南京本地的天诚、大公等二手车市场中商户投诉也较为集中。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网约车平台“大数据杀熟”、安全事故频发,数据泄露催生的黑色产业链遭到曝光。

很多人对3月初登上微博热搜的#手机越贵打车越贵#话题有深刻印象,一位复旦大学教授通过800次打车发现,“熟人”打车比“新人”贵;打车人越多,车费越贵;手机越贵,打车费越贵……网友纷纷感慨,“大数据杀熟”竟如此可怕!>>>详情

网上购物套路消费者,你中招了吗?

2020年全国网上零售额约11.76万亿元,网上购物已经成为百姓消费的重要渠道。同时,网上消费不是法外之地,网上购物套路消费者?有双警惕的眼睛盯着各大电商平台。记者近日根据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的投诉线索,跟随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前往拼多多、快手、京东、淘宝、微信、抖音平台,围绕消费者投诉,进行调查。

消费者投诉:项女士去年12月28日在拼多多平台上参加“下单全额返”活动,却没有免单。她质疑商家玩弄文字游戏和虚假宣传,埋“坑”欺骗消费者。

查处过程:记者跟随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到拼多多进行调查。经调集拼多多后台页面截图证据显示,在页面点击“规则”后可看到:用户在全额返页面下单成功并确认收货后,即可获得全额现金券,上限为40元。消费者被告知参与了“三单随机免一单”活动,系平台客服沟通时提供了错误信息。

执法队说:经核查,交易行为符合活动规则,责成拼多多整顿客服,提高服务能力。关于平台活动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等,市场监管部门继续调查。

消费者回应:“这个营销的‘坑’在于平台眼花缭乱的规则令人搞不清。拼多多客服已经向我道歉,发我40元优惠券。”

专家点评:返现、砍价、抢红包……近年来,电商平台的各类营销活动层出不穷。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吕来明指出,经营者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提供清晰、醒目标识,不能引人误解。政府部门要对经营者的促销行为加大规范力度。

消费者投诉:王先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捆绑淘宝省钱卡免密支付,稀里糊涂被扣款。

执法过程: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管局网络调解中心调解员与淘宝平台客服进行核实。淘宝客服称,今年1月,用户以首月0.1元的价格,购买了淘宝省钱卡连续包月套餐。该套餐次月起恢复原价5.8元,自动扣款。

执法队说:执法调查发现了月卡开通过程中提示不明显的问题,已要求淘宝要“显著提示”。淘宝表示,平台正在对原有淘宝省钱卡连续包月提示做升级,预计下周上线。

消费者回应:“这个‘坑’在于连续包月的提示不明显,我没看到。市场监管部门介入后,平台给我退款了。没有多少钱,走投诉是为了要个公平说法,我会关注淘宝整改。”

专家点评: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吕来明指出,免密支付平台要在显著地方提示。消费者不再需要时,经营者应该提供便捷的解除绑定通道。一些平台开通免密支付很容易,但解除绑定功能就很难找到,政府部门要责令整改。>>>详情


一图读懂 | 你的消费谁来保障?

“一键维权”人民投诉直通车平台今日公布数据年报,自2020年3月15日至2021年3月15日,平台共收到投诉17113件,其中有效投诉3995件,以下数据均基于有效投诉得出。


又是一年“3·15” 期待天天安心购

现在,媒体对这个题目真的有点提不起兴致了——说来说去都是些老问题,卖假货、泄露消费者隐私、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先涨价后降价……这些还能叫新闻吗?对这些问题,网友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可是,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消费者自己也好、媒体也好,怎么就见怪不怪了呢?

消费者天天在消费,维权不能指望一个“315”。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消费维权渠道,提升消费纠纷解决效率,降低消费者维权等待时间;对于消费者投诉后经查证属实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要敢于亮剑、严格执法,让违法违规者得不偿失;研究建立及时有效的救济补偿机制,堵住不良商家“一拖二赖三不管”的漏洞;加快推进消费投诉公示制度,解决企业“不怕投诉怕公示”的难题。总之,要让消费维权渠道更畅通、投诉更管用。

企业也应认识到,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以及各类消费投诉平台的出现、媒体的介入,侵犯消费者的成本会越来越高。与其琢磨怎么钻法律空子,倒不如改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用实力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宣传教育常态化。把开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宣传教育工作常抓不懈,在全社会营造出强有力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氛围,教育广大经营者不售假,诚信经营;引导广大消费者增强维权意识,在购买商品时,要多一分心眼,以防上当受骗。

从创立的初衷来看,“3·15”不是看热闹的开场锣鼓,它是号召关注消费者权益的强烈呼声。绝不是说一年365天,只在这一天才需要关注消费者权益。“3·15”所代表的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隐私保护权等一系列权益,每一天都应当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无论发生在哪一天,都应当受到法律法规的依法惩治。

说一千道一万,“3·15”不能是场热闹。消费者不能麻木,监管不能停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