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四号首颗业务星成功发射
6月3日00时1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四号B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该星是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颗业务星,将与在轨运行的风云四号A星(科研星)组网协同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尺度灾害事件观测响应能力,为气象、农业、航空、海洋、水利、环保等国民经济领域提供信息保障服务。
风云四号B星在继承A星技术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大气变化识别精度、空间分辨率等有效载荷的观测性能,新增快速成像仪载荷大幅提升了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该星与A星组网后,将对洪涝、高温、寒潮、干旱、积雪、植被、沙尘暴等灾害进行多要素动态监测,观测区域将覆盖亚洲、太平洋中部和印度洋地区,大幅提升我国对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监测识别时效和预报准确率。 >>详情
郭文彬 摄
什么是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按照运行轨道划分,气象卫星可分为绕地球两极运转的极轨气象卫星和相对地球不动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两大系列。一般来说,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在地球赤道上空约3.58万公里,相对地球静止,可观测地球表面三分之一的固定区域并对同一目标地区进行持续不断的气象观测。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经过5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成功发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风云三号以及风云四号两代四型共18颗风云气象卫星。其中,风云一号和风云三号属于极轨气象卫星,可以获取全球观测数据,是实施全球监测的“巡逻兵”;风云二号和风云四号属于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相对地球静止不动,可以获取我国所在区域的连续动态观测数据,是坚守岗位的“哨兵”。>>详情
风云四号B星。赵冲 摄
三大关键技术助风云B星“擦亮眼”
作为风云四号系列的首颗业务卫星,与A星设计寿命7年、工作考核寿命5年的试验星不同,B星的设计和工作寿命均为7年,且计划之中就是要承担业务使命。作为业务卫星,B星要在太空中服役7年,各项性能、指标要求更高。那么,这颗卫星到底有多牛,又有哪些“杀手锏”呢?科技日报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在继承A星三轴稳定、多种载荷等先进技术基础上,B星的静止轨道辐射成像仪、静止轨道干涉式红外探测仪、空间天气监测仪等均有进一步改进。”风云气象卫星工程副总设计师张志清说,为了充分发挥卫星应用效益和为未来发展进行探索,B星还优化了载荷配置方案,换装了一台快速成像仪,更加发挥静止轨道卫星的组合优势。>>详情
探秘中国风云卫星家族
作为中国首个研制并投入使用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系列,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于1986年启动研制。随着1997年、2000年风云二号A星、B星先后成功发射,研制团队积累了大量地面研制和在轨试验数据。2004年,风云二号C星成功发射,成为当时中国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业务应用卫星,被列为全球气象卫星观测网的重要业务卫星之一。接着,从2006年到2018年,中国又先后发射了5颗风云二号系列的卫星。
在中国风云卫星家族中,风云一号和风云三号属于极轨气象卫星,可以获取全球观测数据,是实施全球监测的“巡逻兵”;风云二号和风云四号属于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相对地球静止不动,可以获取中国所在区域的连续动态观测数据,是坚守岗位的“哨兵”。>>详情
中国造“星”实力如何?
历经10余年预研和7年工程研制,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风云四号A星于2016年12月11日发射入轨。A星在国际上首次单星实现对地实施“多光谱二维成像+高光谱三维探测+超窄带闪电探测”气象要素实时综合观测,全面提升了中国对地球表面和大气物理参数的全天时、高频次、多光谱、垂直、定量探测能力,实现了中国乃至全球静止轨道气象观测能力,由多光谱二维成像到高光谱三维探测的技术跨越。
风云四号A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大幅提高了中国遥感卫星技术发展水平,引领了全球静止气象卫星从“平面”探测跨入“平面+立体”综合探测。该卫星投入运行以来,中国对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监测识别时效从15分钟提高到5分钟,暴雨预警准确率提高到89%。该卫星观测范围覆盖亚太、印度洋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数据服务中国和全球用户,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对地观测卫星序列,国际影响很大。
在A星的基础上,风云四号B星进一步提升了观测时空分辨率,尤其是新增的快速成像仪,可实现对台风暴雨等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的连续灵活观测。风云四号B星将与A星在轨形成“双星观测”格局,观测范围覆盖亚太、太平洋中西部和印度洋地区,实现对台风初生地区的观测覆盖,每天24小时不间断获取多类遥感数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