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乙类乙管”,这些变化与你我息息相关
来源: 新华社、科技日报、央视网等
编辑: 陈可轩
2023-01-09 12:55:12
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且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

新版防控方案有调整

根据“乙类乙管”及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相关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月7日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方案继续强调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疫苗接种,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机构及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在解读最新版防控方案时指出,在疫情暴发流行期间,结合病毒变异,疫情流行强度、医疗资源负荷和社会运行等情况,可适时、依法采取临时性防控措施。

方案中列出的紧急措施包括:暂缓非必要的大型活动;暂停大型娱乐场所营业活动;博物馆、艺术馆等室内公共场所采取限流措施;严格管理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精神病院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企事业单位、工厂等实行错时上下班,弹性工作制或采取居家办公措施;幼儿园、中小学和高等教育机构采取临时性线上教学等。>>详情


1月4日,重庆市南川区水江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新华社记者唐奕 摄

分类分级护群众健康

当前,防控工作重心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各地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多地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进一步加大医疗资源建设投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日新开设3个感染病区作为亚重症病房。亚重症病房可与重症医学科有效联动,实现重症医学“关口前移”。

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记者了解到,各地做好农村居民宣教引导,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作用,做好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加强农村地区医疗资源配置。

此外,各地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北京明确对住院的新冠患者延续“乙类甲管”时的政策,全额保障新冠患者的住院费用;云南临时扩大了用药范围,其中一半以上是中成药。结合云南实际,将云南省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目录中的“桑菊银翘散”等47个国家医保目录外药品临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详情


京港地铁14号线九龙山站,乘客进入地铁站已无需再测温。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

8日起,北京地铁和京港地铁两家运营公司所辖的线路不再对乘客进行体温测量,但倡导有发热等症状人员或阳性人员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8日一早,天津裕源运输服务公司的司机张师傅来到天津港联盟国际码头,依据网上预约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就办完了提箱手续。“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港口提箱的流程进一步简化,进出效率提升了不少。”张师傅说。

天津港集团调度指挥中心主任赵宝会介绍,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通知要求,天津港持续简化线上和线下冷箱手续办理,取消冷箱保函在线审批,取消冷箱运输全过程监控。码头和堆场全部取消来港车辆防疫核查,航陆运作业效率进一步提升。>>详情

1月8日上午,白云机场口岸入境现场。(新华社发)

首批入境旅客顺利通关

8日0时17分至23分左右,从加拿大多伦多、新加坡飞来的CZ312、ZH9024航班先后停靠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1时32分,机上共搭载的387名入境旅客已全部顺利办结海关通关手续。

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负责人表示,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海关将依法依规、统一规范、严格实施、平稳有序落实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一方面,对入境人员实施分类处置。另一方面,做好口岸新冠病毒监测工作。>>详情


1月7日,旅客在苏州站进站乘车。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春节出行勿忘做好个人防护

春节期间是人员流动、亲朋好友聚会的高峰期。专家研判认为,全国有部分地方疫情流行的高峰期与春运、春节假期部分重合,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大、聚集性活动多,特别是室内活动增多,将进一步加大疫情传播风险,也增加疫情防控难度和复杂性。

“为确保广大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祥和的春节,倡导群众避免去疫情高流行地区探亲、旅游,倡导疫情高流行地区群众减少出行,老年人及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应尽量避免出行。”雷正龙表示。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提醒,要合理安排出行,出行前一定要科学规划,了解目的地疫情情况,尽量错峰出行。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加强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状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