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迎来“开门红”
第二台华龙一号机组并网发电
1月1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迎来新年“开门红”: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开始向电网送出第一度电,成为全球第三台、我国第二台华龙一号并网发电机组。
每台华龙一号机组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年发电能力近100亿度,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详情
中核集团供图
2021年按下快进键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投入商业运行
每年减排二氧化碳816万吨
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向建设核工业强国迈出坚实一步。
据了解,华龙一号每台机组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每年发电近100亿度,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同时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详情
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项目投产
每年减排二氧化碳46万吨
4月2日,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大容量海上风电场项目建成投产。
项目投产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近8亿千瓦时,满足3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省标煤消耗约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6万吨。>>详情
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
每年减排二氧化碳5160万吨
6月28日,随着左岸1号机组、右岸14号机组完成72小时带负荷连续试运行,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全部投产发电后,多年平均发电量624.4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9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160万吨、二氧化硫17万吨、氮氧化物约15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详情
图为白鹤滩大坝泄洪深孔过流。谢雷 摄
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启动
每年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
8月30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在南海珠江口盆地正式启动,将海上油田开发伴生二氧化碳永久封存于800米深海底储层,每年封存约30万吨、总计超146万吨。工程实施后,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或停开近100万辆轿车。>>详情
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开工
每年减排二氧化碳7089万吨
9月23日,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吉安)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全长2090公里,起自宁夏中卫,途经宁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7省(区),终点为江西吉安。可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气量250亿立方米,与用煤相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089万吨。>>详情
山东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每个供暖季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
11月9日,“暖核一号”——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万平方米项目在山东海阳投运,供暖面积覆盖海阳全城区,惠及20万居民,此举使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该项目投运后,海阳核电1号机组成为世界最大热电联产机组,替代了当地12台燃煤锅炉,每个供暖季预计节约原煤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烟尘691吨、氮氧化物1123吨、二氧化硫1188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1000公顷,同时减少向环境排放热量130万吉焦。>>详情
海阳核电一期工程1、2号机组,已累计发电超600亿千瓦时。 国家电投供图
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启动
每年减排二氧化碳48.5万吨
11月30日,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启动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光伏发电、输变电、电解水制氢、储氢、输氢五大部分,预计2023年6月建成投产,年产绿氢可达2万吨,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详情
图片来源:央视网截图
华能石岛湾核电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送电成功
每年减排二氧化碳90万吨
12月20日,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网发电。未来,石岛湾核电站的满功率运行将带来每年14亿度的发电量,可以为200万居民提供生活用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万吨。>>详情
哈电集团供图
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每年减排二氧化碳400万吨
12月25日,总装机容量170万千瓦的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总投资约350亿元,共布置269台海上风电机组及3座海上升压站,每年可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约47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可满足约20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减排二氧化碳约400万吨。>>详情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