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2020 | 发出第一度电!今年“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并网成功
来源: 科技日报、新华社、川观新闻
编辑: 陈可轩
2020-12-22 15:00:08
11月27日0时41分,“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发出第一度电。这标志着我国真正意义上成为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

我国核电发电量在全国发电总量中占4.2%,装机容量是全国总量的2.4%,但仍要低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俄罗斯等。尤其是法国,其核电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比例超过70%。与此相比,中国核电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设计寿命为60年,反应堆采用177堆芯设计,堆芯采用18个月换料,电厂可利用率高达90%,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

不仅如此,还创新性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目前,中核集团海内外共有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建,建设工程安全和质量处于良好受控状态。>>详情

核心零部件均已实现国产

目前,“华龙一号”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自主的型号标准体系,所有核心零部件均已实现国产,首堆国产化率达85%以上,完全具备了批量化建设的能力。同时,中核集团还联合58家国企,联动140余家民企,带动上下游产业链5000余家企业,共同突破了411台核心装备的国产化,形成700余件专利、120余项软件著作权、1项国际核电标准,涵盖核电厂前期、设计、设备、建设、调试等全生命周期,有力支撑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和“走出去”。>>详情

打破核电“首堆必拖”的“魔咒”

在世界核电行业,“首堆必拖”已经成为一个“魔咒”,也就是说,能够按时按计划完成每一个里程碑式的关键步骤,难度极高。“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自2015年5月开工建设以来,先后按期完成了一系列重大节点,创造了全球第三代核电首堆建设的最佳业绩,打破了“首堆必拖”的“魔咒”。五年多来,近万名核工业人完成20多万张图纸、80多个构筑物、300多个系统的建设、调试,走出了一条完全国产化的核电发展之路。>>详情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常规岛厂房(11月26日摄)。 新华社发

优化设计让施工难度倍增

对核电站来说,水池意义重大,它承担着核电机组余热导出、应急冷却、辐射防护等作用。

与国内核电站最常见的堆型之一——M310堆型不同,华龙一号在M310堆型原有堆腔水池、燃料厂房不锈钢水池两大水池的基础上,新增了4大水池:内置换料水箱、辅助给水箱、非能动热量导出水池和非能动堆腔注水箱。其中,堆腔水池比M310堆型的容积更大,堆腔水闸门重量是M310堆型的两倍多。此外,华龙一号在核岛厂房内还设置了废液收集系统和中低放射性废液的处理与贮存设施。

这些优化,意味着福清核电5号机组不锈钢水池工作量陡然倍增,大大增加了施工周期和难度。>>详情


2020年9月10日,首炉装料完成

可满足国际最高安全要求

粗略统计,核电涉及80个专业,设计中要充分假设各种可能性,然后针对不同的假设事件采取措施,并且措施必须是多样化的,不会因为某个措施故障导致系统全部失效。正因如此,核电站设计中要考虑的问题非常复杂。

华龙一号在安全性上达到了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国家核安全局提出的新核安全目标和需求,也满足了国际最高的安全要求。

同时,华龙一号采用的技术都是经过实践考验的成熟技术,降低了核电站在建设工期和质量上的风险。华龙一号拥有的“能动和非能动系统”可以在厂区完全停电的情况下利用重力为反应堆堆芯降温,其拥有的双重安全壳可完全抵御大型商务飞机的碰撞,厂区也可抵御与福岛核事故中震级相同的地震。>>详情

总设计师邢继:二十载铸大国重器

从秦山核电站到大亚湾核电站再到岭澳核电站,今年55岁的邢继参与了我国近30年间所有核电站的建设。

上世纪末,当国家提出百万千瓦级核电要实现完全自主化的方向时,邢继和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177堆芯”“双层安全壳”“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等技术方案,一点点搭出了华龙一号的“骨架”,最终使其成为中国核电的名片。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邢继说:“如果你能沉下心,认真对待你所从事的职业,就会慢慢感觉这是一件有趣的事,也会在行业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