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在读博五年多,历经一次又一次无功而返的科研旅程之后,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阮林新博士终于以一篇《科学》文章证明了自己。在科研的江湖上,结果为王,好在阮林新笑到了最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其官网上以“我国学者在(动态)动力学调控不对称酮加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为题关注了上述文章,文章的题目是《酮的(动态)动力学不对称芳基化和烯基化》。专家们认可这项成果,因为其利用自主研发的手性卡宾-镍催化剂,通过手性η2羰基活化新模式,解决了传统不对称羰基加成活化模式单一,反应活性低的问题,实现了非活化酮的动态动力学不对称芳基化和烯基化反应。
如何理解?阮林新的解读是,这项研究是为了一款近40年来出现的治疗肺结核的重要药物而进行的;在理论上,该成果可以实现原料的高效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大幅降低百姓的用药成本。
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中间要经历“爬雪山、过草地”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解决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中间隔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爬雪山、过草地”在所难免。
在阮林新看来,从目前他做的基础研究走到工业上的放大生产,最大的难点就是解决放大反应过程中所需要的关键性金属催化所导致的金属残留问题,另一个难点就是产物的立体选择性还不够高。“如何改进当下的催化剂来提高反应选择性和反应效率,同时降低金属用量,去除金属残余,是走向产业化最艰辛的一步。”阮林新说。
药物研发是人类发展过程中跟疾病斗争最有效的手段。一个新药,大概要经历十年时间才能从想象走向成药的过程。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周琪曾这样回答,第一,要知道治疗一个疾病主要针对的靶点是什么,就是有的放矢,要知道治什么东西。第二,当确定了药物靶点,要选到所有的候选化合物和候选药物,不是每一种药都可以成药的,同样还要经过药物的各种成药的相关试验。
对于自己的研究成果要经历十年乃至数个十年才能面世,阮林新淡然却认真地对待这一过程。“人生短暂却也漫长,做好一件事便是成功。”阮林新。
但他也做好了另一种准备——失败。因为很多科学家在持续了几十年的研发之后,只得到一个结果:此路不通。
对于失败,阮林新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从2017年在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博连读到2023年博士毕业的5年半时间里,他曾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记忆中,身边的博士同学在二年级或三年级都已经在发表文章,而阮林新却在临近毕业的最后半年里还没有成果,甚至直到答辩前夕,他的科研成果都没被接受。他不知道自己的成果何时能成功,甚至能不能成功,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全新的体系,是否能被更多国际专家认可,一切都是未知数。
只有在不断失败中坚持目标,才能拿到打开科研大门的钥匙
“更大的挑战,就是在心理上能不能承受日复一日的失败,是否能在不断失败里仍然坚持科研目标,坚持自己的初心是非常难的。”好在苦心人,天不负,他最终拿到了打开科研大门的钥匙。
阮林新总结:“只要坚持到最后,往往会有峰回路转的可能性,说不定就有奇迹发生。在这期间,心态很重要,不能放弃,不能自暴自弃。”
记者了解到,阮林新是从国家级贫困县走出来的学生,自小学起父母就在外打工。在他家周围只有一所小学,十里八村的孩子都在这一所小学读书,冬冷夏热,教学设施和交通都很艰苦。读中学时,他住在二三十人的大通铺宿舍。为了节省开支,每周一去学校上学时,他会带够一周的菜量。天气热的时候,便只能带咸菜才能放得住。熬到周五实在没有东西吃,用热水冲一碗速食紫菜汤就一碗米饭吃饱。考上省重点高中,最让他开心的是,可以拥有一张单独的床,而不用睡通铺。
在艰苦条件下,家人支持给了他莫大的力量。哪怕在他临近博士毕业时还没有出成果,甚至可能面对延后毕业一年或更久,家人总是打电话劝慰:“你不要有任何压力,大不了回家也没有关系的。”
从国家级贫困县走到大城市,成为人人尊崇的科研者,阮林新有了更多使命感。他告诫自己,决不允许半途而废,“困难肯定是有,但是也会有一些美好的回忆,支撑我一步步走过来。”
如今,他拿到了2023年度京博科技奖-化学化工与材料京博优秀博士奖金奖,对未来有了新的规划,“我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做一些有用的发现,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哪怕以后的学生在查找这方面的材料文献时,能找到我的名字,这也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