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正在重构人们与世界的交流互动方式。当前,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5G技术赋能正带来更大的突破空间。
“5G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媒体+科技的结合从方兴未艾到蓬勃发展,发挥出了巨大潜力,正在创造着‘万物皆媒’的科技传播新格局。”在8月30日举行的2021世界5G大会——5G加速赋能融媒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说。
用新融媒讲好“中国故事”
2020年9月,《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意见》印发,标志着我国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如何在拥抱5G等新技术的同时,营造国际国内健康的舆论环境,成为主流媒体的重要命题和使命。
科技日报社社长李平表示:“主流媒体是推动媒体融合的主力军,应在技术变革的潮流中抓住机遇,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推动构建媒体融合共同体,为融媒体新发展提供行业规范。”
李平说,科技日报社长期密切关注5G技术的动态发展,并开展了多层面、多角度、多渠道的全球舆论引导。当前,以病毒溯源、数字安全等为议题的国际舆论斗争严峻复杂。面对已知要素与未知要素相互纠缠、不断叠加的大变局,被新技术赋能的新型主流媒体,该如何在速度和效率中,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清醒头脑,在主动担起职责使命的同时,还能以理性、自信、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将成为主流媒体需要深度思考并积极作答的时代命题。
同时,怎样用好5G等新技术赋能国际传播,以更便捷的渠道、更高效的手段,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力量?杜占元举例说,中国外文局组织中外记者赴我国新疆实地采访活动,在多个海内外社交平台发布“即摄即传”推文500余条,真实鲜活的影像直达海外受众,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显示出5G等新技术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中的助推作用。
“面向未来,新技术对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的构建将起到关键性的支撑作用。推动科技与国际传播深度融合、同向聚合,是寻求国际传播新突破、迈向新发展阶段的必由之路。”杜占元说。
5G托起“万物皆媒”
5G带来的移动应用不仅能为受众提供多元化的融媒体内容,更将彻底改变传统媒体讲故事的方式。
今年7月,工信部、国家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确立了未来3年我国的5G发展目标,融合媒体成为重要的应用领域。
对此,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郑波表示,传统的新闻采集和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5G+媒体应用多点开花形成了可复制的经验。在众多的5G垂直领域应用中,新闻媒体行业已经具备了先行优势。
“超高清直播和VR互动,是5G网络为媒体行业带来的第一个大突破。”郑波说,当前,高清视频化、多视觉、高度互动性等传播特点,在新闻媒体行业不断凸显,广大受众对新闻媒体和形式有了更高的诉求,而这些诉求在5G技术支撑下都有了新的突破。比如,2020年,千万网友通过5G网络直播在线监督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凝聚起了全国人民关注和支持武汉抗疫的巨大精神力量。
5G会将媒体引向何方?“视频化已经成为下一代或者未来媒体发展业态更大的趋势。媒体融合也在向平台化方向转型,这是一个关键点。”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崔保国看来,5G加速和提升了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四全”媒体的发展,媒介融合从终端融合走向机构融合。在此过程中,视频化已成为大趋势。华为公司战略部音视频产业发展高级总监高鹏也表示,音视频已成为5G主战场,高质量、交互、沉浸式创新亟需突破。
变革一直在“进行时”
5G+融合媒体运用发展的蓝图,“5G应用扬帆行动”已经勾勒,下一步要探索的是,如何主动求变,用新技术打造新媒体?
“6年前,我们只是一个3个人的小部门。6年中,我们的队伍达到180人。按照社党组的计划,到明年,部门可能会达到300人的规模。”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首席记者、“全民拍”栏目负责人高洁结合部门发展谈新华社在推进融媒体发展上的实践。她说,新华社在“5G+8K+XX组合”“5G全民拍”“5G消息推送”3个方面,利用5G技术生成和传播融媒体内容,激发了全民参与热情,体现了新融媒在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完美结合。
郑波认为,5G技术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工具和手段,5G规模应用是新时代新闻工作所面临的传播环境,用好5G技术,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是一条必经之路。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电信运营商推出5G视频直播背包,成功地用一个便携式背包实现了超高清晰屏轻量化直播,解决了直播现场布线难、微波传输不稳定的问题。
此外,郑波还表示,进入5G时代,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传统媒体、主流媒体,既要有主动拥抱新技术的前瞻性,呈现出欣欣向上的变革姿态,又不能单纯被技术“牵着鼻子走”,失去自身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