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的成就 崭新的机遇

2019-09-24 09:18:22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田学科

科技日报驻英国记者 田学科

曾经担任过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保罗·纳斯爵士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因发现调节细胞周期的关键蛋白质,与哈特维尔和亨特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他热心中英科技合作,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习主席访问英国时曾两次接见他。日前,在其亲手创办并担任所长的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纳斯爵士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的采访。

政府为科技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纳斯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长期以来,他一直与中国政府和科技界保持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特别是在其2010年从美国回来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之后,他与中国政府主管科技工作的领导及各级管理机构有过许多接触。他的感觉是,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发展,给科技人员和科技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

“中国政府中的领导者许多拥有理工科背景,容易理解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也很容易沟通。”他说,这一点与英美等国不一样。英国政界官员所学专业多为法律、人文和经济学等,几乎没有科学背景。他们忽视脱欧,特别是无协议脱欧,给英国科技发展带来的伤害。尽管遭到绝大多数科学家的强烈反对,但脱欧仍在进行。

“我在北京和上海等地访问过许多研究所,与中科院保持非常紧密的关系。”他说,“我非常关注中英科技关系。英国很小,但长期以来科研声誉一直很好;中国是一个对科学研究非常认真的国度。中英科技合作会为两国带来了许多好处。”

在一些研究领域已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纳斯认为,在过去70年里,中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去过中国沿海许多地区,现在那里已经非常发达,拥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所,令人印象深刻。中国有些高校在一些科学研究领域已经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值得中国骄傲。”他说,在70年前,中国科技发展水平还不如印度,而现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各个领域都有很大进步,现在的中国正在变成科技强国。

同时他建议,在取得令人瞩目的科技成就的同时,中国也需要注意因科技发展快出现的一些问题。

令人难忘的经历

谈到在与中国交往过程中留下的深刻印象时,他认为,能够两次受到习主席接见,尽管时间短暂,但印象深刻。

此外,在他担任皇家学会会长时,与时任国务院主管科技工作的刘延东副总理有过多次接触。如2013年他率皇家学会代表团访问中国,受到刘延东副总理的接见,刘延东对英国皇家学会多年来积极推动与中国科技界的交流与合作表示赞赏。希望英国皇家学会能继续加强与中国科技界的交流,拓展合作领域,成为中英人文交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这都是令我难忘的经历。”他感慨道。

对外科技合作多元化的好时机

纳斯认为,过去多年,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科技合作较多,中国年轻人喜欢去美国求学。“当前新形势下,中英和中欧科技合作迎来了新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强化两国之间的科技合作关系。”

谈到英国是否会面临来自美国的压力时,他说:“我想,我们会抵制的,没人希望会成为美国的一部分。”他希望中美关系紧张是一个短暂的时期,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变。同时,他希望这是中国政府改变对外政策,采取对外科技合作多元化策略的好时机。

纳斯认为,科学有共同的语言,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不仅对科技发展非常重要,而且也是科技外交,是促进国与国之间友好交往的重要手段。“这也是现在我考虑让我们研究所寻求与中国同行开展合作的原因。”

希望加强与中国研究机构的合作

纳斯告诉记者,在其创办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之前,主要是在政策层面上从事与中国的科技合作工作,现在考虑的是开展与中国同行具体研究项目上的合作。

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主要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目前拥有来自70个国家的约1250名研究人员和250名在读博士生(与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国王学院等3所高校联合培养),有过9名诺奖得主。这个位于伦敦市中心、体量巨大且不失美观的大楼于2年半前投入使用。“仅从单体建筑面积和实验设施先进性上讲,克里克研究所可以说是欧洲同类研究机构之最。”纳斯在引导科技日报记者参观其实验室时说。

“我们主要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希望加强与中国同类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不仅联合开展相关项目的研究,而且合作培养优秀科研人才。”他说,目前研究所还没有选定合作对象,但已经制定具体的合作计划。“中科院系统各地的研究所都是我们感兴趣的合作对象。”

责任编辑: 张爽(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