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质疑是有门槛的——兼论中国“民科”现象丨科学精神论场

2019-11-18 13:38:14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科技日报评论员

科技日报评论员

学术争论、科学质疑是有门槛的。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公众更全面了解当下有关转基因的争论,也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看待中国盛行的“民科”现象。

近年来最轰动的“民科”事件当属郭英森和他的“引力波”了。“拱手相让的诺奖,下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无情打压”“尊重知识何其难”等标题一度在社交媒体疯转。这些言论给人一种错觉:民间科学家里蕴藏着重大理论创新,而他们却不被尊重,甚至被打压,进而认为科学界迷信权威,缺少质疑的土壤。

事实上,科学精神中的质疑并不是随口否定他人。质疑前人的结果和结论,说的是不可先入为主地相信书本和权威。“科学”不等于“正确”,而是意味着可以被质疑,这正是科学的精髓所在。

然而,科学质疑应是质疑者经过大量思考和探索后,指出相关理论中可能存在的某种错误。

简言之,科学虽对任何人敞开大门,但是有门槛的,接受必要专业的训练才能掌握科学方法并形成科学思维。要具备质疑和推翻科学结论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学习的,而且这是一种分门别类的学习。

反观中国的“民科”,有人号称推翻了牛顿经典力学,创立了全新的运动力学理论,有人说自己可以证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错的,等等,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未接受系统科学训练,缺乏基础理论知识储备。一上来就宣称解决某个重大科学问题、推翻著名科学理论,这样的质疑显然不是科学的质疑。

科学上有个术语叫“范式”,指的是“开展科学研究、建立科学体系、运用科学思想的坐标、参照系与基本方式,建立科学体系的基本模式、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民科”大多数都没有遵循这种范式,这使得他们与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共同体沟通困难。他们却将“难以沟通”理解为不被尊重、被打压。

事实上,“民科”的“委屈”并非源于不被接纳,而是其所谓的“颠覆”或重大科学突破通常不具有任何科学意义上的价值,也无法在科学体系里形成学术讨论。

同时,质疑还意味着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敢于自我否定的执着精神。但我们所见的“民科”往往缺少这种特质。他们大多偏执地认为自己怀揣着天下最了不起的科学理论,任何人的不同意见都听不进去,认为你不懂,或者认为权威在打压他,又或者认为别人要剽窃他的理论。


图片来自网络

科学探索,特别是基础科学探索,通常是由少数经过系统和专业训练的人来完成。科学研究不是简单的脑洞大开或是另辟蹊径就能做好的。随着科学的进步,门槛越来越高,对于没有专业知识,不遵循科学研究范式的“民科”们来说,重大理论突破无异于痴人说梦。

科学需要质疑,但不应鼓励和鼓吹“民科”们缺少理论支持和科学方法的质疑,特别是舆论应该冷静客观地引导他们,而不是怂恿他们沿着偏执的道路走下去。科学质疑,理性判断,才是一个社会真正值得呵护的科学精神。

责任编辑: 陈小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