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本”变资本!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综改五周年交出靓丽成绩单

2021-07-27 07:18:32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叶青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许多科技企业手握高端核心技术,但在传统的融资模式中却难以获得高价值的变现。广州长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视科技)便遇到过这个难题。2020年,公司面临融资难题。恰逢全国首支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广州开发区落地,长视科技参与了“中信证券-广州开发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专利许可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得3000万融资,解了燃眉之急。

长视科技的经历,仅是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田”所交出的硕果之一。2016年7月,广州开发区成为全国唯一经国务院批准的知识产权“试验田”,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展。五年来,广州开发区先行先试、大胆实践,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近日,广州开发区召开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五周年成果新闻发布会,现场发布20项全国、全省首创清单和“百大专利”榜单。

创新全链条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长视科技是一家高新科技企业,在华南地区安防监控产品出货量排名第一。但它也有烦恼。“以前专利证明对我们而言只是几张纸。” 长视科技董事、总监陆序怀感叹道。

为了助力科技中小企业变“知本”为资本,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广州开发区打造出一套贯穿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基金—质押融资—证券化—上市辅导—海外保险”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链。

2019年,该区成功发行全国首支纯专利权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开创科技企业运用专利许可在资本市场融资先河。2020年,再次分行业发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实现知识产权证券化从1.0到2.0版的跨越。

“知识产权证券化让无形的‘知识产权’真正有了‘身价’。” 陆序怀开心地说,“相比传统融资渠道,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融资期限更长,使用范围更广,企业自主性强,有利于科技企业长期的研发投入或进行战略性布局。”

去年,长视科技就利用了证券化融资资金快速与芯片厂商对接,扩大采购份额,提前锁定了一批芯片库存,保障了芯片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与此同时,广州开发区设立了20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和6500万元区知识产权运营发展基金,引进6亿元广州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设立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全省首家知识产权特色支行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融资对接活动。5年来,该区累计帮助400多家企业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约68.98亿元,发行3只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为35家企业融资7.35亿元,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投资2.1亿元,3家被投企业完成上市。

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样板区

“当前,广州开发区已成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要素最齐备的区域之一,形成集行政、司法、调解、仲裁、行业自律为一体的知识产权大协同大保护格局。”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石表示。

5年来,广州开发区致力于构建高质量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促进高价值专利创造。目前全区聚集300多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办公室战略规划室副主任周正一介绍,该中心在广州开发区33家重点企业设立了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累计已开展入站服务超200人次,完成近20项专利微导航工作。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第一批工作站挂牌单位。该公司知识产权部经理王鹏说:“3年来,工作站的工作成果已经融入到公司的研发、市场、知识产权管理中。”

知识产权服务效率也在不断提升。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把以往一般7个工作日内的专利预审周期压缩到平均4.7个工作日。引进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一批国家、省、市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成立粤港澳知识产权调解中心,组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联盟和政企联合的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建立技术调查官制度,对知识产权保护进行全方面的覆盖。

全国首支纯专利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全国首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全国首创“互联网+”企业知识产权集体贯标模式……全国、全省首创清单体现出了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综合改革的亮眼成绩。

五年来,广州开发区年专利申请量由1.39万件提高到3.52万件,增长1.54倍;年专利授权量由6700多件提高到2.26万件,增长2.33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由1.48亿元提高到26.13亿元,增长16.66倍。全区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由9家到74家,增长7.22倍。

责任编辑: 何沛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