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镇:风云脱贫路,山海定乾坤

2021-03-03 10:35:41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王迎霞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江珊 于浩

“刚搬上来的时候只有两间碎(小)房房,水电也不通。外头一刮风,沙土就把家埋了,我男人抱着娃娃哭了好几天。”

“你也后悔了?”

“我才不呢!这地方多好,一眼望过去平平的,还有黄河,肯定比待在老家强。”

高小河口中的“上来”,指的是从宁夏南部固原市西吉县的大山里,移民搬迁到北部的平原——银川市永宁县。

只是她没想到,这个春节,当年让丈夫哭了好几天的地方,因为一部讲述扶贫的电视剧《山海情》,成了远近闻名的打卡地。

这里就是闽宁镇。


闽与宁

西海固地区,山大沟深,干旱少雨,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从“高小河”这个名字就能知道,当地人对水的渴盼。

而在1997年,永宁县城西部一个叫玉泉营的地方,还是茫茫戈壁。

当年4月份的一天,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同志带队来到宁夏考察。两省区负责同志共同商定要在这里组织实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建设一个移民示范区。

习近平同志给这里亲自命名为“闽宁村”。

他还满怀信心地预言:“闽宁村现在是个干沙滩,将来会是一个金沙滩。”

一场相隔2000多公里的闽宁协作,跨越山海,由此澎湃。

2001年12月,闽宁镇正式成立。此后,这里陆续接纳了来自西海固6个国家级贫困县的6.6万余位移民。

高小河搬来那年,小儿子不到半岁,如今已是一个23岁的小伙,在银川有了工作。全家人的纯收入,一年也稳定在七八万元。

他们的命运,与印着“闽宁”二字的历史洪流紧紧交织。

这24年里,福建省先后选派11批183名援宁挂职干部,派遣科技、教育、医疗等专业技术人员2000多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3.69亿元,支持建设闽宁镇和110个闽宁示范村,近60万贫困群众从中受益。

山海携手,和声嘹亮。

产业经

跟高小河一样的移民摘掉穷帽子,靠的就是产业。

菌草蘑菇开启了闽宁镇产业发展之路。

《山海情》里有个教移民种蘑菇的教授凌一农,他的原型是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禧。

银川市科技局局长韩蕃璠在回忆她和林教授的往事时总结称,闽宁镇与之前所有移民区的根本区别在于,采用高水平起步、市场化运作、全方位推进的“造血”建设模式,“它的重要意义是汇聚各方力量支持,产业接力,阻断了代际贫困”。

高小河家种了葡萄和苹果,还养了羊,亲戚中有的养牛,也有的种蘑菇。总之,大伙儿再也不是只会种地的旧式农民。

截至2020年,闽宁镇基本形成以酿酒葡萄、设施园艺、肉牛养殖为主的产业格局,特色农产品消费扶贫额达6.8亿元。

产业振兴,科技先行。

近年来,闽宁镇获得银川市支持的科技资金约690万元,涉及蛋鸡饲料生产、葡萄新品种栽培、肉牛养殖等6个项目,其中3个为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

既培育科技型企业,又深化产学研合作,永宁县科技局也积极聚焦科技资源落地闽宁镇。

其中一个有力举措,就是在宁夏科技厅的指导下,配合银川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促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尽快实施。

“农高区的两大核心区之一就在闽宁镇。这一建设越早实施,对它的带动作用越能早日显现。”该局局长王学斌说。

中国梦

110国道旁的一座大牌楼下,阳光铺洒过来,“闽宁镇”三个大字熠熠生辉。

随便到哪个村里走一走,只见青山绿树,红瓦白墙,葡萄枸杞阡陌纵横,牛羊养殖设备先进。

如今,这个从最初8000人发展起来的移民示范镇,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00元跃升到2020年的1.5万元;6个行政村全部脱贫出列,累计脱贫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633户7046人;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600万元。

它真的变成了总书记曾经预言的“金沙滩”。

用高小河的话说,“现在的生活就像做梦”。

一批又一批的福建援宁干部来了,站在“十四五”这一历史节点,他们对个人使命重新进行了审视。

李辉钦是第11批援宁挂职干部,现在是闽宁镇副镇长。与最初给宁夏带进来资金和技术的任务不同,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全方位地把闽宁镇“带出去”。

他指的“带”,不光是特色产品,更包括思想意识,要让全世界看到闽宁镇的精气神。

这位30岁出头的年轻人不但自己每天开直播推销镇上的产品,还指导6名女工组成了“闽宁巧媳妇”直播带货团。

“当然,做成这件事靠我们,但最终还是靠移民自己。”李辉钦如是说。

去年11月,福建、宁夏两省区党政主要领导在福州召开进一步深化闽宁互学互助对口协作座谈会,共同研究“十四五”时期闽宁协作各项工作。

山海携手新的时代乐章,将再次奏响。

责任编辑: 马树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