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初,一份重磅文件公布。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了两个目标: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2035年,这一比例达到25%。
普及科学,为创新培植肥沃土壤
-
公民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强化科学普及,需要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
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15%目标如何实现?专家解读来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设立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标志着现代意义的科普植根中华大地。1958年成立以科普为主要职能之一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开启了中国科普事业新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立足基本国情,大力开展全民科普活动。特别是近年来,我们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战略思想,广...
共促科学素质建设 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跨越10%!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迈入新阶段
-
“公众了解政府防疫策略背后的科学道理,有助于积极配合开展应急防控行动,可以说科学素养是刚性防疫措施背后的柔性支撑,是防疫部署得以贯彻落实不可或缺的保障。”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科协常务副主席司马红说,“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具有必要性、迫切性。”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是抗击新冠疫情的另一场“大考”
-
“科学素质促进和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关系?”当朋友得知记者今天的采访主题时问道。 这可能也同样是很多公众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