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依晨
“发芽了!全部发芽了!”颜龙安激动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压在心口的这块大石头可算是落了地。
1971年2月,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纷纷来到袁隆平的海南岛基地——南红农场,开始跟班学习,参与全国水稻雄性不育系选育攻关。33岁的颜龙安便是其中一员。在南红农场得到珍贵的“野败”资源后,他和助手便选取了不同品种的水稻与“野败”杂交,人工对300多朵颖花进行异株授粉。“我每天要花10多个小时一株一株、一穗一穗地观察水稻的生长,并记录下来。实验记录就写了10万字。”颜龙安说。最终,他获得了48粒种子。
带着这48粒种子,颜龙安回到了家乡江西萍乡。阳春三月,48粒种子带着科研人员的希望播下田,但种子下田整整一周却毫无动静。“坏了!这很有可能是种子烂了。”颜龙安越想越急,一夜难眠。
第8天一早,他和助手李汝广冲进试验田,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从泥里找出一粒,捏了捏,还是硬的!这说明种子是好的。他们赶快一粒一粒小心翼翼地把其余47粒种子全部挖出来。
问题出在哪儿呢?颜龙安四处咨询,闭门思考,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带有野生亲缘的杂交后代种子可能休眠期较长,须进行变温处理,打破休眠期。于是他向当地老农请教,用牛粪堆催芽,结果还是不行。“只能试试最‘笨’的方法了。”颜龙安和助手将种子一粒粒洗干净,用湿润的药棉裹紧,再用塑料袋包好,7个组合分成7包,放进自己贴身的内衣口袋里,希望能用体温助力稻种发芽。一天、两天、三天……胚尖慢慢地鼓了起来。枕着颜龙安和科研人员的心跳声,48粒种子似乎读懂了他们的期盼,7天7夜之后竟然齐刷刷地探出了“小脑袋”。
借助这些发芽的种子,1972年冬,颜龙安带领团队终于育成了“二九矮4号A”和“珍汕97A”,并开始向全国提供不育系种子。他也成为我国首批“野败”不育系育种第一人。据农业农村部统计,1982年至2003年,以“珍汕97”不育系配组的杂交稻累计推广种植18.744亿亩,占全国种植杂交稻总面积的47.59%,增产稻谷1874.4亿公斤。
如今,年过八旬的颜龙安依旧带着团队进行超级稻研究,他们把收集到的1000多份野生稻和优异种质资源作为基因源,从中提取高产、多抗、优质、适应性广等有利基因,将其集成到现有优良品种中。他说,没饿过,就不会有吃饱饭的强烈愿望。从25岁第一次接触水稻起,这一生都无法脱离水稻研究了。
图片由科技日报记者王小龙制作
人物简介 颜龙安(1937年9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专家。曾任江西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是我国最早育成“野败”籼型不育系的第一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母”,开启了我国籼型杂交水稻新篇章。获国家发明特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科技奖等12项。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中华农业英才奖、袁隆平农业科技奖等19项荣誉。中国作物学会2006年授予他“首届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