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首批16头濒危白系五指山猪

2024-08-05 19:24:37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王祝华

科技日报记者 王祝华

5日,记者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获悉,海南省黄路生院士工作站团队利用冷冻保存5年之久的白系五指山猪耳组织样品,通过细胞解离复活技术,结合核移植克隆技术,获得首批体细胞克隆猪共16头。这标志着濒临灭绝的白系五指山猪资源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品种开始得到群体性恢复。

五指山猪是我国特有小型猪种,原产于海南省五指山地区,根据毛色,分为乌云盖雪、纯黑和白色3种品系。其中,白色系猪只个体微小,白毛白皮,耳朵及体表可以清晰看到血管,特色非常明显。

这是2024年7月拍摄的白系五指山猪克隆群体(受访对象供图)

调查显示,自20世纪60年代起,五指山猪存栏量逐年减少,尤其是1989年后,仅在偏远闭塞村寨有极少量存栏,尤其是白色系濒临灭绝。1998年,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建立五指山猪资源保种场进行品种保育。2008年,五指山猪资源保种场入选国家级五指山猪保种场。

中国农业大学畜禽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赵要风介绍,五指山猪特别是白系五指山猪,作为潜在的医学模型及器官移植供体,具有极为重大的种质资源价值。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赖良学教授长期从事医学模型猪研究,他表示,白系五指山猪是国际上独特的医学模型猪,通过选育未来可以在生物医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在此背景下,海南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科学院协同部署,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主任黄路生,在海南设立院士工作站,并组织科研团队开展技术攻关。2021年,江西农业大学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签署协议,在海南三亚共建全球小型猪种质资源库。按照黄路生院士提出的“一猪两用”工作设想,科研团队系统开展五指山猪种质资源保护、生猪育种、小型猪实验动物化和异种器官移植等系列研究工作。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刘作凯表示:“此次五指山猪保育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意义重大,下一步,研究团队将对五指山猪全部品系逐一恢复,争取尽快实现从0到100的农畜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责任编辑: 陈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