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治水筑安澜 兴水润民生——陕西水环境治理一线观察

2024-07-08 07:19:51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王禹涵 王飞 周思同

科技日报记者 王禹涵 王飞 周思同

“不敢想象,原先的脏乱差,能变成这样的好风光。现在常能看到白鹭和野鸭,到处是鸟语花香。”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居民魏美玲每天都来到石川河生态公园晨练。作为渭河一级支流,石川河从脏乱的荒滩到秀美的清川,恰是陕西省治水兴水的一个缩影。

河流潺潺、沟壑茵茵,记者近日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活动从陕南到陕北,一路领略了一泓汉水润泽三秦大地的生态美景,也看到了黄土高原变身“绿色碳库”的治理场景。一幅涟漪绿水、锦绣青山的画卷,正在陕西省徐徐铺开。

节水:再生水利用省出“大水库”

“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在李白笔下,横穿陕西的渭河也曾有过水碧波清的美景。自2008年启动综合治理以来,西安市用曾经的废弃砂坑引流“再生水”积蓄成千余亩湖区,并将西安湖与渭河城市运动公园融为一体,构建起一个集生态、休闲、观水、赏绿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

“如今渭河美景如画,我们经常来这里散步、休闲。”居住在西安湖周边的西龙村村民陈旭说。

近年来,西安市全面谋划节水新思路,以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着力扩大工业利用、生态环境、绿地灌溉、城市杂用和农业灌溉五大领域配置规模,优化再生水布局、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我们一年节水4亿立方米,相当于省出4座大型水库。”西安市节约用水服务中心的宫伟介绍,西安市年再生水利用率从不足3%提高到34.3%。2023年,西安市顺利通过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中期评估,成绩位列全国优秀单位之首。

2020年,渭河水质达到20年来最高水平。2023年,渭河干流、支流水质均为优。同年,引汉济渭工程实现先期通水,为渭河带来了源头活水。

用水:点滴做起浇出“金果实”

小暑前后,正是给苹果补充“膨大水”的关键期,延安市洛川县果农路贺平显得从容不迫。他告诉记者:“以前两个人从远处拉水,要花费两三天才能灌完4亩地。现在我一个人半天时间就能干完。”

在他的田里,一根根约40厘米长的滴灌管铺设在树根上,喷出汩汩细流。记者了解到,当地建起了水肥灌溉一体化工程,通过加压加滤,可将水肥一起输送到果树的根部,不仅高效利用了水资源,还省时省工。

陕北干旱少雨,水资源尤显珍贵。“以前谷子亩产只有四五百斤,采用新技术后,亩产增加了100多斤。”米脂县银州街道姜兴庄村村民姜向怀口中的“新技术”,是指集雨补灌技术和旱作集成技术,“我家种了70多亩地,年收入翻了一番。”

在米脂县高西沟村,村民们打出了一套节水“组合拳”:沟坝里蓄水、太阳能发电抽水、软体水窖高位储水、土地里覆膜滴灌补水。该村第一书记常静介绍,“四位一体”高效旱作节水模式充分利用了自然降雨和沟道坝水源,在谷子、苹果生长关键期进行补灌,把“望天田”变为稳产田、高产田,为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治水:水土保持蓄起“聚宝盆”

岩层裸露的峡谷间,半弧形的大坝横亘中央,沉重的混凝土倾泻而下……在咸阳市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现场,记者见到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这座大坝建成后,可确保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等地近150万人和80万亩耕地的防洪安全,还能起到解决渭河淤积、供水供电的作用。

对于大坝面临泥沙淤积的难题,工程团队采用了蓄氢调和技术,以确保水库有效扩容的长期利用。他们还巧妙地设计了各种孔洞来消解风势,并采用智能温控技术,通过实时的温度仿真分析,精准高效控制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治水筑安澜,兴水润民生。这座防洪减淤的“铜墙铁壁”,不仅是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还是陕西省多年来因地制宜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淤地坝、坡改梯等综合治理的成果。

梁峁上修田建园“戴帽子”、沟坡上植树种草“披褂子”、沟底打坝淤地“穿靴子”……在榆林市绥德县辛店沟,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原总工程师、年过九旬的徐乃民向记者讲述他亲眼见证黄土高原“由黄变绿”、黄河水“由清变浊”的过程。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绥德县辛店沟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达到80%、林草覆盖率达到75%以上、土壤侵蚀量减少80%,已基本实现“土不下山、泥不出沟、清水长流”的生态治理效果。

一路走来,记者深切感受到,从节水、用水再到治水,陕西省不断提升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仅让人民有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书写了新时代“兴水润陕”事业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 李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