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凤河北岸安南湿地环保主题公园内的荷花。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近年来,我国坚持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让蓝天常驻,清水长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汪碧水潺潺,两岸绿树成荫,睡莲和美人蕉竞相绽放,人们在亲水平台、水上栈桥观光戏水……如今的北京市新凤河已成为市民休闲散步的“打卡”地。
新凤河是“三环水系绕京城”的“水三环”主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让新凤河“不堪重负”,部分河道干涸,水体黑臭,蚊子成群,该河被当地人无奈地称为“蚊子河”。2015年新凤河干流及其左岸共有6段水体被判定为黑臭水体。
2017年,新凤河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新建污水管网24公里,截污2.8万吨/天,新建污水站3座,构建“排、蓄、净、用”面源污染控制体系,并将区域内黄村、西红门等污水处理厂再生水补充至河道,保障了河道生态基流并提升了河道水动力。
如今的新凤河已变成一条水清岸绿的生态廊道,水环境质量从治理前的劣Ⅴ类提升到了地表水Ⅳ类,生物多样性指数比治理前提升了5.7倍。
新凤河治理是全国治水的一个缩影。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说,我国碧水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达87.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在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同时,我国各地大气治污的精准度不断提高,治理成绩斐然。
在浙江省桐乡市“数字环保”平台的大屏幕上,各重点企业、园区等排放烟囱情况一目了然,桐乡市可以通过线上实现对污染源的监控、研判和预警;在四川省空气质量保障指挥部调度大厅里,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工作专班的工作人员和专家们可以对最新一轮的大气环境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研判,辨析挥发性有机物(VOCs)高值出现的地区与产生的行业。
近年来,我国大气治理成绩有目共睹,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越来越强。从2013年到2022年,我国在GDP翻了一番的情况下,细颗粒物(PM_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减少了93%,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土壤污染防治事关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在青岛,“双报告”制度的建立确保着污染土壤转运监督管理有始有终;在广州,土壤污染监管及技术流程的打通,缩短了用地开发时间,提高了土地流转效率;在上海,土壤污染防治“一网统管”平台的建立,为全国提升土壤污染防治信息化监管水平做出先行探索。
目前,全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全国农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