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代小佩
连续三年,李伟入选了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今年36岁的李伟现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介孔材料研究领域的优秀青年代表。
“我想去复旦大学化学系”
研究介孔材料是一种偶然。
2007年的一天,大雪纷飞。黑龙江大学一间报告厅内,21岁的李伟和上百名学生挤在一起,聆听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的学术报告。
赵东元展示了介孔材料的图片,有的像蜂窝,有的像海绵,还有的像花朵,五光十色,姿态万千。“介孔材料太美了!”化学的美妙再次让李伟惊叹不已。
李伟很喜欢化学。高中课堂上,加沸石防爆沸的实验让他觉得奇妙,用试纸做显色实验让他感到有趣……化学反应制造的种种“意想不到”吸引着他探索。他的化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一心想去化学专业最好的大学。
没想到,高考失利了。错过心仪大学的李伟从老家安徽铜陵农村出发,只身赴东北,来到第二志愿黑龙江大学。他想,既来之则安之。大一下学期,李伟跟随时任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院长付宏刚教授进了实验室。
当时实验室缺设备,想用电镜得去吉林大学借。实验室没有水热釜,李伟想了个土法子:将高温反应过程分步进行,在较低温度下利用寻常的热水杯作反应釜。利用简陋仪器,他合成了结构新颖的氧化物纳米材料。
赵东元的到来为李伟打开了一扇窗。介孔大约是十万倍分之一蜂窝孔的大小,介孔材料是五大类纳米材料中的一大类,其应用领域横跨生物医药和石油化工,是当时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听了赵老师讲座我才意识到,我当时还在跟进他几年前的工作,太落后了。”李伟说。
随着毕业临近,李伟想跟着赵东元学习介孔材料的念头日益强烈。导师付宏刚看重李伟的勤奋肯钻研,希望把李伟留在东北这片黑土地。但李伟还是想去黄浦江畔,探索介孔材料中最卓绝的风景。李伟的执着最终打动了付宏刚。
由于本科期间发过2篇SCI论文,又在实验室“浸泡”了三年,加上成绩全院第一,李伟顺利拿到复旦大学化学系的录取通知书。
终于敲开科研的大门
李伟清楚记得,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那天,他最后一次走出黑龙江大学实验室,踌躇满志来到上海复旦。
没想到,迎接他的是三年“沉寂”。“2008年至2011年,我的同门陆续发了重量级论文并拿到奖学金,可我一篇文章都没有。”李伟有些沮丧。
当时,李伟研究的课题是在塑料等高分子材料上造一些肉眼看不到的介孔。他阅读了大量文献,研究多种实验方法,却一次又一次失败。导师赵东元安慰他,功不唐捐,失败实验是未来成功实验的铺垫。
李伟重整旗鼓,每天早上8点钻进实验室,深夜一两点离开。读硕博的五年半,他有三个春节在实验室度过。天道酬勤,2012年至2014年,李伟陆续发表了5篇重量级文章,“我终于打开了科研的大门!”
李伟提出了模块化组装新策略,创制了系列结构可控的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揭示了介孔独特的物质输运及其界面反应规律。相关研究成果被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家科研机构引用并跟踪研究,开创了介孔材料领域新方向。他还创制了一系列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获得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近年来,李伟更深入思考创新的本质。他认为创新有两类:一是发现和创造全新知识,拓宽人类认知边界;二是把已有知识综合起来加以应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李伟说:“不是人人都能成为牛顿和爱因斯坦,但我会尽我所能去修补现有知识体系,不断创新。”
李伟当下的目标是让介孔材料走出实验室,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比如,利用介孔材料捕捉、储存和应用二氧化碳,通过介孔材料催化剂提高石油炼油的转化率,利用介孔材料制作钠离子锂电池等。据测算,李伟自主研发的核壳结构介孔催化剂已实现千吨级生产,相关技术全国推广后每年可为国家创收近百亿元。
提到介孔材料,李伟充满感情,2007年偶然埋下的那颗火种从未熄灭。“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对科研来说更是如此,要专注和坚持。”李伟说,“新的研究热点层出不穷,很多人离开介孔材料领域,留下的待解课题都是‘硬骨头’。但我会一辈子研究介孔材料,可能相关文章难发了,但应用场景仍是一片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