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孙瑜
截至8月27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4.31亿剂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无论是抢建方舱医院,还是多条技术路线研发疫苗;无论是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数据追踪溯源和健康码识别,还是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科技都发挥了强大支撑作用。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坚持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根本任务,有力支撑了民生改善。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切实服务民生需求,持续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科技筑起生命安全“防护线”
2020年初,新冠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同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
疫情防控向科学要方法,向科学要答案。
面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遭受的严重威胁,全国科技系统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等方向开展抗疫攻坚。7天内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14天完成核酸检测试剂研发和审批上市。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科技有力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构建疫苗、中医药、中和抗体和小分子药“三道防线”,疫苗研发实现5条技术路线全覆盖,7个获批使用,3个纳入全球紧急使用清单,单抗联合药物成为全球第四个抗体药物,108款检测试剂产品上市。“正因为有检测试剂、有药物、有疫苗,所以我们能够构成坚固的科技防线。”王志刚说。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科技防线,不断加强着防护力量。
“十二五”期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医药专项方面,针对重大疾病防治需求开展的科研攻关硕果累累。截至“十二五”末,累计90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进一步明确:健全支撑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在人口健康方面,“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资金投入金额超过250亿元,涉及新药创制、中医药现代化、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
十年来,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所占比重由2012年的34.34%下降到2021年的27.7%。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等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多项高端医疗装备加速国产化,科技助力民生改善能力明显增强。
科技带领人民脱贫致富
“家里有玉米芯的不要丢掉,把它们收集起来,跟我学用玉米芯种菇。”“90后”王静站在直播间的镜头前说。这位凭借“教种蘑菇”收获超200万粉丝的直播博主,是从大山中走出的女大学生,也是一名科技特派员。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指引着一批又一批的科技特派员走到田间地头、走进村民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选派28.98万名科技特派员,他们被亲切地称为“米仙”“菌仙”“茶仙”“菇王”,用科技带领人民脱贫致富。
前方有技术“特派员”,后方还有创新“示范区”。
王志刚说:“科技就是要变不可能为可能,聚焦干旱半干旱土地、盐碱地、红黄壤,以及黑土地的保护和利用,十几年甚至二十年持续下功夫,确实取得很大成绩。”
功夫不负有心人。针对干旱半干旱土地,2021年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示范推广面积超1亿亩,推广效益达235亿元。针对盐碱地开发,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通过多年努力,研发出可在含盐量达到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四条件下生长的稻米、大豆等农作物,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
十年来,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4%,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兰玉杰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部认真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有效耕作面积,创制了系列新品种,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强支撑。
不仅要脱贫,还要致富。在当前国内外形势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以科技创新带动就业创业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十年来,移动网络实现从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领的跨越。互联网在消费领域的应用更加丰富,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加速拓展深化。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提供了大量新型就业岗位。169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均劳动生产力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占全国比重9.2%;2020年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16.7万人。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1年的冬季,居住在胶东半岛小城海阳的人们,使用上了“暖核一号”提供的清洁能源供暖;这一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5%,人们抬起头发现“天越来越蓝了”……
“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2018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民生导向日益突出,成果造福千家万户。
在生态保护方面,中国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2021年中国全国地级市以上城市的PM2.5平均浓度降到了30微克每立方米(ug/m3),连续两年实现了PM2.5和臭氧浓度的双下降,长江干流全线连续两年实现二类及以上的优良水体。
在能源安全方面,深海油气、页岩气等勘探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高温气冷堆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国和一号”实现压水堆从二代到三代的跨越,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由2012年的14.5%提高到2021年的25.5%。“煤制烯烃”“煤制油”“二氧化碳变成工业用淀粉”成为保障能源安全、减排减碳的重要创新成果。
在交通出行方面,“复兴号”高铁等达到世界一流水平,C919大飞机、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等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京张高铁等一批超大型交通工程建成投运,标注了中国建造的新高度。智能船舶、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配送、自动化码头等加快发展,中国交通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科技还支撑“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目标成为现实。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呈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效果;比赛场馆内,“最快的冰”让运动员们感受到速度与激情;赛场外的屏幕前,5G+8K转播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盛宴。
从医疗保障到脱贫致富,从促进就业到打造“碧水蓝天”,科技写就了最生动的中国民生故事。“科技为民”始终是创新步伐的前进方向,科技绘就的美好生活画卷正在中华大地上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