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陈汝健 通讯员 吴兆军
金秋时节,走进河钢集团邯钢公司邯宝炼钢厂,眼见在转炉平台上一位身材高大、头戴白色安全帽、身穿灰色工装的年轻人,不时地记录着冶炼数据……这位指挥着一千多度钢水“百炼成钢”的炼钢工,就是邯钢邯宝炼钢厂特档技术主管、转炉车间副主任、党员攻关队队长唐笑宇。
2017年荣获“重科杯”全国模拟炼钢-轧钢大赛炼钢企业组冠军、2018年摘得第12届世界模拟炼钢挑战赛总决赛职业组冠军……一项项殊荣记录了他创新前行的足迹。
“凡是脚步到过的地方,都属于昨天。”37岁的唐笑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习惯将自己‘归零’,坚持每天往炼钢炉里加些‘创新料’,以青年人的执着淬炼过硬本领,为企业多攻克一些‘卡脖子’技术难题。”
以创新谋革新
“留渣法”冶炼是唐笑宇研发的首项创新成果。如今这已成为钢铁企业普遍应用的生产工艺,但在以前却是行业面临的一项挑战。
“自2008年投产以来,厂里一直采用传统冶炼工艺,他们认为200吨以上的大型转炉使用‘留渣法’冶炼会导致钢水喷溅,极易造成生产事故。”唐笑宇说,当他2011年提出“留渣法”冶炼时,厂里对此一度有质疑。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分析生产数据,并经过多次试验,唐笑宇最终用“留渣法”炼出合格钢水,不仅有效降低了钢水终点磷含量,每年还能为企业节本增效。
奋斗不止,创新不断。唐笑宇还破解了转炉冶炼中“少渣冶炼”技术难题,他由此成为首个将260吨转炉灰耗降到吨钢15公斤的炼钢工,仅石灰消耗一项,每炉钢可以节约生产成本3000元。唐笑宇还根据少渣冶炼初期对转炉炉衬吃损严重的现状,创造出一种颠覆性的溅渣护炉方法——高温、高氧炉渣溅渣操作法,仅此一项每年为企业带来效益2000余万元。
唐笑宇告诉记者,“要当全厂最好的炼钢工”已成为他的座右铭。
以创新促发展
“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增产创效的一项重要抓手。”唐笑宇说。
为探索冶炼新工艺,唐笑宇时常盯在冶炼现场,一炉一炉记录数据、一条一条进行分析,不断研究不同原料条件下的操作要点,同时制定质量控制的关键举措,持续改进焦炭、硅铁配加提温工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最终设计出了《降铁耗补偿硅铁增硅计算》小程序、提出了《减少鱼雷罐数量,提高入炉铁水温度合理化建议》。
据介绍,这些技术创新在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为企业带来降铁增钢、环保等多项社会效益。与此同时,一系列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应用,还助力邯钢荣获了全国“绿色工厂”“绿色发展标杆企业”等称号。
不仅如此,“我们去年先后研发生产了高品质电工钢、汽车座椅滑轨用钢等7个高端产品,大步挺进了国内外‘朋友圈’。”唐笑宇介绍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扎根钢铁冶炼行业14年的唐笑宇,如今依然保持着对钢铁的滚烫热情。
以创新赢未来
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作为一名党的二十大代表,我在感到荣幸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我要把这份责任变成动力,为企业攻破更多技术难题,为国家争取更多光彩。”唐笑宇说。
“没有党组织的培养,就没有我的成长。”唐笑宇说,党组织始终是他技术创新的“后援团”。
在唐笑宇眼里,转炉里的“红”,是他最热爱的颜色,每次看到都感觉很亲切。正是对炉火的执着与热爱,唐笑宇就像钉子一样盯住创新课题,吃饭睡觉都在琢磨。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在炼钢炉台上探寻着高效生产、降本增效的新方法。
在谈起创新的秘诀时,“这就像德国有机化学家凯库勒在梦中发现了苯的结构简式一样,只要你像钉钉子一样盯住创新课题,吃饭睡觉都在琢磨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唐笑宇介绍。
对于钢铁的认识,在唐笑宇眼里,钢铁就是航天的飞机、下海的舰船、飞驰的高铁……是经济发展的骨骼,是体现国家实力的脊梁。
未来,“我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为指引,淬炼钢铁报国之技,为建设钢铁强国贡献力量。”唐笑宇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