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他操控着一万五千吨水压机,把几百吨重的大钢锭,巧妙地变形为轴、辊、筒、环等各类大锻件。让“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神奇地变为现实。
在网上搜索他的名字,经常是与“大国重器”“大国工匠”紧密相连,他就是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刘伯鸣。
“我的工作,通俗地讲,就是用一万五千吨的‘大锤’把1200多度高温的特种钢锭,捶打成各种形状产品。工作30多年来,经我锻造的各类产品22000余件,总重量60万吨,相当于9个南京长江大桥所用的钢材。”9月20日,刘伯鸣幽默形象地向科技日报记者讲述他的工作内容。
作为中国一重150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操作者,1971年出生的刘伯鸣一心扎根锻造岗位,攻克100余项产品锻造操作技术难关,填补国内行业空白40项。
潜心钻研,打破垄断解决“卡脖子”难题
大型锻件是强国所需的“国之重器”“国之利器”,是大国博弈和竞争中的关键砝码。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超大锻件国产化是国内锻造业直面的重要课题。
让刘伯鸣印象最深的是核电蒸发器重要部件锥形筒体的制造攻关过程。
锥形筒体是第三代核电装备核心部件,外形复杂,像是2米高、4米多宽的“米斗”,更难的是苛刻的技术指标,锥度、厚度、椭圆度必须同时满足,不仅要保证筒体大、小圆的同心度,还不允许出现椭圆,这可是筒类锻件中形状最为复杂、锻造难度等级最高的锻件。因其操作起来难度极大,曾一直依赖进口。
这个奇特的超大“米斗”几乎让刘伯鸣“走火入魔”。接到任务时,没有任何可借鉴的技术资料。上班时,刘伯鸣满脑子都是锻件变形过程和工艺参数。一碰到工艺技术人员,他就拉着人家讨论方案构想和改进措施。回到家,刘伯鸣找来面团反复模拟锥形筒体变形,借此体悟锻压操作关键要点。为尽快解决关键点,有时他深夜打电话和技术人员讨论模拟结果。
昼思夜想,潜心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和团队终于找到了可行制造方案,国内首件CAP1400锥形筒体最终一次锻造成功。随后,刘伯鸣率团队连续锻造了六件锥形筒体,全部一次通过检验。此举填补了我国核电装备制造空白,彻底打破核电关键锻件全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刘伯鸣的高超锻造技术不仅在核电领域取得突破,在石化等民用领域也频频超越。刘伯鸣率队成功研究出加氢反应器过渡段近净成形技术,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大幅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就这样,依靠持续多年潜心钻研,刘伯鸣先后出色完成三代核电关键部件、世界最大715吨核电常规岛转子等20余项超大、超难核电产品锻造任务。为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并替代进口,提升我国超大锻件制造核心竞争力作出突出贡献。
一片匠心,为国传技弘扬“传帮带”精神
刘伯鸣说:“热加工是集体作业,操作质量直接决定产品质量。”注重对青年技工“传帮带”的他,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为重型装备制造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刘伯鸣创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劳模工匠讲堂”“创新联盟互学互促”等活动,为职工和新入厂的技校生讲授《超大型锻件操作实战要领》等课程。
随着企业发展,水锻厂新进许多青年职工,刘伯鸣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对待他们,生活上关心,工作上爱护,倾尽全力搞好传帮带。
“至今我们培养的人才已是‘锻五代’了。其中,我的徒弟张新宇进步很快,如今已是水锻厂最年轻副班长,我们两人还被黑龙江省总工会授予‘好师傅,好徒弟’光荣称号。”谈起徒弟,刘伯鸣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劳模创新工作室攻克了诸多超大、超难锻件及核电高端产品锻造工艺难关,填补多项国内行业空白,打破国外垄断。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刘伯鸣正在等待人生中的重要一刻——以党的二十大代表的身份去北京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