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7月26日,第二次青藏科考系列学术交流女科学家专题交流会在京召开。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萌介绍,第二次青藏科考实施以来,共有1900余位女科学家参与其中,约占科考队员总数的32%,高级职称以上450余人,担任任务和专题负责人18人。
李萌表示,广大女科学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发挥女性在科学研究工作上的独特优势,克服青藏高原极端环境和困难挑战,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和跨区域考察研究,取得系列阶段性重大成果,以专业和实力诠释不平凡的女性力量,展现了青藏科考女科学家的风采。
会议由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主持,8位来自一线的女科学家分享了科研成果和心得体会。
“农业起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里程碑。”围绕“史前农业跨青藏高原传播”,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杨晓燕研究员说,科考中新发现的40多处人类活动遗存初步研究成果,表明过去5000年来,东西方农作物均存在跨高原的传播路线,高原经历了粟作—粟麦混作—麦作的种植制度变化,粟作和麦作在高原的传播形成了人类开发高原的两次浪潮。史前农业向高原的传播增强了人类适应极端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人类在高原的定居与高寒文明的形成。
聚焦“喜马拉雅山脉深部结构与大地震机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白玲研究员介绍了印度大陆向喜马拉雅山脉底部俯冲的几何形态及其相关地震地质灾害情况。通过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高海拔地区宽频带地震台站,建立了跨喜马拉雅地震观测系统,获得了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带主要边界断裂的三维几何形态,揭示了控制喜马拉雅大地震断层破裂长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发现了有助于冰崩堵江速报预警的地震观测新证据。
盐湖资源作为青藏高原极具优势的特色资源,其合理利用与保护对我国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意义重大。围绕“青藏高原盐湖资源环境变化及控制机制研究”,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王建萍研究员说,大量数据表明,近几十年来在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下,青藏高原盐湖及盐湖区环境正在经历巨大变化,表现为面积扩张、湖水淡化等特点。随着分离提取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盐湖稀散元素的战略价值和资源潜力也正在逐步提升。
不少人好奇,青藏高原是否有微塑料,它们从哪来又会到哪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卢宏玮研究员的“青藏高原微塑料赋存及归趋研究”给出了答案。她说,青藏高原微塑料具有丰度低、来源单一、空间异质性强等特点,是开展溯源和过程模拟研究的天然理想场所。基于二次科考获取的2000余份水土及植物样本,发现青藏高原不同介质中的微塑料来源有明显差异。通过构建适于高原特殊条件的水土微塑料模型,较为精确地测算了高原全境微塑料存量及产量。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葛德燕副研究员介绍了青藏高原哺乳动物现状科学考察研究的主要成果,揭示来自东南亚地区和栖息地泛化的啮齿类物种种群增长和潜在栖息地扩张可能会给高原生态系统平衡增加潜在风险;而高原及周边地区特有种和狭域种需要受到保护关注。她以一头珍贵斑羚标本的发现过程、死因确定和标本制作为例,分享了野外工作中偶遇的惊险与喜悦。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程杨副教授介绍,巡回诊疗服务区划分与医疗设施优化配置科考方案,为推进高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了参考。围绕“冰川、冻土影响下的江河源区水沙过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张凡研究员分享了雅鲁藏布江上中下游及主要支流23个水文断面的径流泥沙科考成果。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蕾伊研究员介绍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区域尺度土壤碳周转的关键影响因素,明确了植物输入和矿物保护在影响土壤碳稳定性中的关键作用,拓展了经典的“土壤有机质形成与稳定”理论,为提高地球系统模型对土壤碳动态的预测能力、制定青藏高原土壤保碳增汇措施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