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硬约束” 培育“软环境” 构建学术治理新格局

2022-07-08 17:13:18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张盖伦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术不端、浮夸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依然存在,如果任其蔓延,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就会受到侵蚀。

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吴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10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强学术治理体系建设,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接下来,还需加强学术不端治理中的“硬约束”,建设好“软环境”。

挖掘学术不端深层次原因对症下药

学术不端行为包括主观和非主观意愿的犯错。吴伟分析,它的发生有一些深层次原因,比如监管机制不健全、不端行为收益过大以及外部学术利益繁杂等。吴伟指出,针对这三个原因,可以对症下药,从严治理,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建议加强统筹监管,推进外部治理的共治支撑体系建设。”吴伟认为,可以建立统一监管机制,设立接受社会监督和独立运行的专门的学术规范审查机构,建立科研大数据中心,通过先进技术手段提供监督审查功能。这一大数据中心,可以支持各学术机构加强规范化管理,做好成果产生的过程监控及成果发表前的前置审查,有利于学术主体做好学术规范的自查自纠。

学术权威人物的带头作用也很重要。在重要荣誉授予、重要学术头衔评定、重大项目评审等学术事项中,应该把德行置于突出地位,进一步明确学术规范的底线要求和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票否决”制度。吴伟说,对于学术权威人物身上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不能包庇纵容,要一查到底,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进而形成对不端行为的有效震慑。

针对普通科技工作者,则应坚持推行日常性学术规范教育和常规性学术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可以抓紧研究修订“科技工作者学术伦理规范”,明确学术活动的红线及触碰红线后的严格惩戒标准。在统筹治理框架下,设立科技工作者负面行为清单,建立学术失信名单,加快完善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标准体系,强化对学术行为的纪律约束。

为了规避非主观犯错,需要解放科学家精力,减少事务性工作对他们的干扰。“现在存在‘专家通行’‘专家通吃’现象,这让很多专家陷入了繁杂的事务困境中。”吴伟坦言,要让更有时间精力、更通先进方法、更具工作能力、更得群众支持的专业人员从事管理服务工作,让身兼多职、分身乏术的专家学者尤其是领军科学家从各类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保护好科学家的创造力和有限的创新精力。

在各个阶段教育中重视科学精神的培育

在这些硬措施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打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弘扬科学家精神。

科学家精神对筑牢科技界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基础,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接力精神火炬、奋进新的长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吴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学风作风的进一步改进,离不开科学家精神的弘扬,而科学家精神背后则是深藏在科研工作者和青年学生身上的科学精神,这关系到服务支撑高质量科研工作的软环境建设。

他提醒,在各个阶段的教育中,都要重视科学精神的培育,尤其是要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学术规范养成体系。

中小学阶段可重点开展科技知识普及与科学家精神宣讲,高中阶段可重点开展基于STEM学科的科学教育普及活动,让科学教育做到校本化与常态化。在本硕博阶段的培养中,则要加强学术伦理教育和学术规范训练,开设科技导论与学术伦理相关课程,并积极推动科学家精神弘扬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充分考虑办学特色、专业特征、学生实际情况等差异化因素,各高校可以积极在课程思政中融入与科学家精神相关的内容,例如在工学类专业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在医学类专业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等。”吴伟说。同时,还要继续重视科技工作者职业规范教育,强化科学家精神传承和学风道德宣讲,使学术规范全面贯穿到科技计划评定、人才计划评审等业务中。


责任编辑: 娄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