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己搞坦克,得把‘洋拐棍’丢掉”

2022-07-04 09:15:36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何亮


科技日报记者 何 亮

6月6日上午,北京,空气中有些微凉意。

在解放军总医院殡仪馆,哀乐低回,王哲荣安详地躺在花丛中,他身上盖着鲜红的党旗。亲朋好友深深鞠躬,向他告别。

挽联上写着:忠党报国投身装甲躬耕不辍六十载,矢志创新推动坦克赶超一流梦成真。

短短两行字背后,是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坦克装甲车辆设计专家、第三代主战坦克副总设计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一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难以被概括的传奇人生。

从1956年入伍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哈军工)学习,到2022年5月31日走完自己的一生,王哲荣为我国坦克装甲事业奋斗六十余年,见证了我国坦克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为国当兵是他理想的选择

走进军事学院、研制坦克,王哲荣做出这样的选择源于其童年的经历。

1935年,王哲荣出生在河北省高阳县,那里是晋察冀边区,饱受日本侵略者的践踏与侵害。年幼的王哲荣曾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下乡抓人、扫荡,犯下了烧、杀、抢、掳等惨无人道的罪行。

1956年,王哲荣高中毕业。此时,哈军工来选学员,学校推荐了王哲荣。当得知哈军工的人才培养方向是为国防服务,王哲荣高兴得不能自已。

“我当时听了非常高兴,心想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到哈军工去上大学,学好军事技术,强大我们的国防。”王哲荣回忆道,“国家落后,没有先进的武器,就会挨打。为国当兵、上军事学院是我理想的选择。”

只身一人参与研制工作

从哈军工毕业,王哲荣来到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兵器第一研究院前身),从事坦克总体研究。

1963年,我国相关单位并行研制“121中型坦克”(以下简称“121”)。此后,上级决定承担研制工作的两家单位合二为一,只派一名总体技术人员参加“121”的全过程研制。

1964年的一个晚上,单位总体室主任兰焰找到王哲荣,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组织决定派你参加‘121’的研制工作,你将有机会参加从战术、技术论证,到完成项目全过程的总体研制。希望你抓住这个机会,把自己锻炼成坦克专家。”

顶着巨大的压力,王哲荣只身来到位于内蒙古包头的研究基地,在研发一线一干就是八年,每年只在春节时回家一次。

直到圆满完成我国第一代中型坦克(69式坦克)三轮样车研制工作,王哲荣的心终于落了地。他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其研制成果为我国坦克外贸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让中国主战坦克进入自主研发时代

“我们自己搞坦克,得把‘洋拐棍’丢掉!”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哲荣面对镜头硬气地说。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工程——第三代主战坦克研制项目启动。它是我国主战坦克从仿制、仿改跨入到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主战坦克,其要与国外同期装备的新型主战坦克相抗衡。

但在当时,我国坦克研发制造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如何在短时间内赶上去?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总设计师祝榆生提出的办法是系统取胜,达到1+1>2的效果。

王哲荣被任命为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副总设计师兼总体组组长,专职主持全系统的技术工作,负责主战坦克总体方案论证、总体设计,并通过严格控制总体研制质量,为复杂武器系统研制打下基础。

1991年,我国第三代坦克主炮进行射击演示。为了对比效果,坦克射击时使用了105毫米炮和三代坦克125毫米炮。结果,后者的破甲能力超过前者一倍还多。

当王哲荣拿着测量杆向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讲解时,刘华清高兴地拍着他说:“我们的穿甲弹‘盖了帽儿’!”

1999年,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完成了适应性试验考核及武器系统定型考核,并出现在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阅兵式上。当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气势恢宏地驶过天安门广场,王哲荣热泪盈眶。

责任编辑: 许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