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星辉
如今,健康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特别通行证”。让人尴尬的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各地的健康码基本上仍是“一码归一码”,跨区域互不相认的现象比较普遍。新到一地,往往都被要求重新扫码并当场查验,否则不予通行。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就直指“一码归一码”现象的弊端,建议尽快落实健康码全国“一码通行”。
“闽政通”“皖事通”“吉事办”……各地健康码叫法不一,但大同小异,基本都是根据当事人的健康和出行情况,评估出“红黄绿”作为通行依据。按理说,只扫一码就足以对个人行动轨迹、健康情况等作出有力证明,也足以满足疫情防控需求,但因标准不统一、数据不共享、缺乏互认机制等原因,至今,“一码通行”仍然不行。各地疫情防控政策不同,体现在健康码的管理上也就有所差别。于是,针对流动人员的健康码,可能就出现同时同地不同码的情况,让人无所适从。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原本是为了让疫情防控更精准和科学。这些年,各级政府部门在推进政务数据“聚通用”上发力不少,“一码通行”在技术上应该没有太大的障碍。事实上,早在2020年底,国家卫健委已发布通知,要求各地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落实健康码信息互认机制和规则,实现“一码通行”。
疫情防控常态化必须强化“一盘棋”思想。这是一场总体战和系统战,不仅仅关乎一城一域,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果说在疫情爆发的早期,各地迅速建立起区域内健康码规则,为区域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今天,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则更考验区域的协同合作,以及国家层面的指挥调度。
当前,多点散发的势态,对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我们要“一手撑伞,一手干活”,兼顾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在疫情防控上更加精准和科学。另一方面,中国战疫经验之所以举世瞩目,其中不仅包含了治理制度的优越性,也包含了与时俱进运用各种手段不断完善和规范的治理灵活性。随着中国的战疫经验上升为治理制度,无疑将为各地更加精准和科学地开展疫情防控,提供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
“一码通行”,我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