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教育不可“纸上谈兵”,该如何打通“堵点”“难点”?

2021-03-06 19:55:55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过国忠 虞璐

科技日报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虞璐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需要。‘双创’教育在推动高校师生创新创业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双创’教师队伍专职教师缺乏,兼职教师动力又不足,专业教师参与度更不高。”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建议,要加强高校“双创”教师专业队伍和能力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

那么,“双创”教育具体指的是什么,目前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为何要设立单独的“双创”教师,负责“双创”教育的教师应该掌握哪些专业技能?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双创”教师不足,该从哪些方面来着力解决?今后,具体该如何明确双创教师身份,以及做好对“双创”教师的教学成果的科学评价?除了设立“双创”教师,高校“双创”教育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提升?

针对这些问题,3月6日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焦新安代表和相关教育界人士。

“双创教育”就是指创新创业教育

“李克强总理在给清华大学创客的回信中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焦新安说,可以说,如何培养更多的创新者和创业者,是双创教育的核心命题。

焦新安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标准、改革教学育人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创业实践训练、构建创业帮扶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在江苏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朱林生看来,“双创”教育就是指创新创业教育。如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双创教育“已成为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对专业教育的有力补充,更能够破解高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发展格局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无疑需要大量创新创业者。”焦新安说,因此,高校强化“双创”教育和培养造就具有高度专业化水平的“双创”教师,对于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创业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焦新安认为,当前,加强“双创”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建设,既是新发展格局战略部署的需要,又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需要。高校作为“双创”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主要任务。

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学生创业团队正在进行项目路演

“在诸多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因子中,教师素质和能力最为关键。只有加快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双创’教师队伍,才能承担起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焦新安说。

记者了解到,自开展“双创”以来,全国高校已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约 2.5万余门,拥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超3万人,并建设了一大批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目前,我们学校已开设‘创新创业+专业’特色课程、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建立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和实践场所、实施了‘双师教育’和‘双创’大赛等,正在探索‘全过程培养、协同式育人’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吴访升说,学校将用5-10年系统构建现代化国际化智慧型创业型高职院校,探索双创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之路。

“近年来,通过不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有效推动了产教融合、实训与孵化平台、创业基金、行业导师库等支撑体系建设,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出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朱林生说。

“双创”教育存在几个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双创’教师队伍大多以思政课教师、学生辅导员以及具有商科背景的教师兼职为主,他们相对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经历,容易导致‘双创’教育局限于‘纸上谈兵’。”焦新安说。

焦新安告诉记者,从对“双创”教育调研发现存在几个突出问题:我国“双创”教师队伍中,具有专业背景、创业经历经验、与产业界联系紧密的“双创”专业教师严重缺乏,部分“双创”兼职教师有明确的主业,“双创”教育只是一种副业,与未来职业发展关系不大,兼职教师的学科归属感不强,缺乏持久的内生动力。

同时,由于高校科研体制和评价机制的惯性,相当多的专业教师未能正确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忙于基金项目申报、科学研究、论文撰写等工作,虽然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训练,但缺乏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创新成果进行创业的能力和本领,致使专业教师参与度低。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带着团队深入农业示范区调研

在吴访升看来,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很多,主要由于学校意识不足、理念不清、重视不够,致使仍没有将“双创”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需求高度,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方向存在偏差,缺乏开展“双创”教育的体制机制,不能把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很好地融合,更没有形成“校企合作、多维互动、分段 递进”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相关教育界人士也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是说非要培养出多少成功企业家,而是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突破,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更是为当代大学生绽放自我、展现风采、服务国家搭建的一个全新平台。

创新机制打通“双创”教育“堵点”

如何有效提高“双创”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提升“双创质量?焦新安说,“要在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实际出发,实施高校‘双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以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双创’卓越教师,要将‘双创’教师队伍纳入国家教师整体建设规划,明确‘双创’教师身份,建立职业准入制度,确立选聘标准、培养措施等,要设立专门的创业荣誉学位体系,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重要来源。”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学院学生在学校大学生创新实训中心直播间开展创业实践

焦新安提出,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要整合行业企业、孵化中心、创业园等资源,设立专项资金,打造专有平台,明确定位和培养目标,不断强化教师实践创新能力。

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学科知识扎实的企业家或工程技术人才担任创业导师,建立旋转门机制,推动企业管理人才和高校教师双向流动、两栖发展,以及加大“双创”教师“实战”培训力度,构建职前、职中、职后全流程“双创”教师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实践能力,通过举办职前培训、挂职锻炼等,增强和提升师德素养、认知水平和职业素养,要重视开展职中岗位培训,鼓励教师参与项目研发和应用转化,提升教师对行业的认知、专业的操作能力。

要建立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丰富“双创”教师的实践经历。焦新安还建议,要通过创新机制,建立“双创”教师职业发展通道,通过单独设置“双创”专职教师职务职称晋升条件,实现“双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推动落实高校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将“双创”人才培养以及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入股、自主创业、组织学生创业等成效,作为“双创”教师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进一步增强高校教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责任编辑: 陈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