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科学素质对于帮助人类应对包括新冠疫情在内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意义重大。在12月6日举行的2020年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的专题论坛“公众科学素质与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上,一项由苏州大学和中国科普研究所联合进行的针对中国科学家在疫情中科普表现的调研发现,中国科学家越是认为自己接受了足够的科普培训,他们从事与新冠相关的科普活动(既包括写科普文章这类公共活动,也包括在微信朋友圈纠错这类更加私人的活动)的意愿反而会减弱。
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来自2月中旬疫情严峻时进行的一项研究,研究论文作者之一、苏州大学教授贾鹤鹏认为,这可能与中国科普体制的高度组织化有关。“越是接受过科普培训的中国科学家,往往越依赖有组织的科普。而在疫情高发时,所有人都呆在家里,完全谈不上组织,所以也越不会进行主动的新冠科普。”贾鹤鹏表示。
他认为,虽然中国科学家做科普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办法摆脱对组织的依赖,但现在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已经有相当一批科学家,尤其是通过利用数字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组织依赖。
与此同时,贾鹤鹏坦陈,这一研究的结果很可能在常规科普情景下无法复制。他还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科普领域一直缺乏具有独立视角又深入科普过程的实证研究,“长期以来源自西方的科学与健康传播的研究,更多是把重点放在个体的行为上,并基于个体态度如何转化为行为建立了一整套的理论体系,而体现东方文化特色和中国体制的一些特色的变量,比如说爱国情怀、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或者集体认同这样一些因素,是比较难进入健康传播的理论视野的。加强这类研究,对于提升中国科普工作的效果和提升中国公众的科学素质大有裨益。”
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由苏州大学承办,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协办。
共有来自海内外将近50位科学传播、健康传播和其他领域的学者和学生出席了“公众科学素质与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专题论坛。论坛也同步通过果壳网、网易、微博等平台进行了全球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