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29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最近十多年,诺贝尔科学奖一半以上的桂冠“花落”五大研究领域:粒子物理学、细胞生物学、原子物理学、神经科学和分子化学。
在最新研究中,斯坦福大学的约翰·约阿尼迪斯及其同事梳理了1995年至201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结果发现,在这段时间内,粒子物理学、细胞生物学、原子物理学、神经科学和分子化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占诺贝尔化学、医学和物理学奖的52.4%。在114个科学领域中,只有36个获得了诺贝尔奖,呼吸系统疾病、行星科学等领域的研究都被排除在诺贝尔科学奖之外。
约阿尼迪斯说:“期望所有科学领域都平等地取得突破性的发现和重大进展很荒谬。某些领域可能存在某种自我强化机制,一次又一次地促进该领域不断取得发展。”
他强调说,风险在于,这种自我增强会让金钱不断涌向有限几个领域,而且,最有影响力的科学期刊也更愿意发表这些领域的论文,从而加剧这一问题。
研究人员还为每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确定了一份关键论文。他们发现,在每篇“诺贝尔论文”发表后一年内,平均有435篇与之相关的论文发表,而这些论文被引用得更多,这表明大量未获诺贝尔委员会认可的科学实际上更具影响力。唯一的例外是2004年关于发现石墨烯的论文。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吉姆是有关石墨烯的论文的作者之一,他说这一趋势很容易解释。“突破性结果很少能非常漂亮地解决问题,后续论文往往更准确、完整,易于阅读和理解,这使其被引用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