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延铖:匠心筑梦的“空中飞人”

2020-05-05 17:05:08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谢开飞 欧阳桂莲 杜筠

科技日报记者 谢开飞 通讯员 欧阳桂莲 杜筠

电脑、电子记事本、小型投影仪、激光笔、刻录机……眼前的这位80后教授,乐呵呵地为记者介绍着他包里的“宝贝”,“这样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工作状态。”

他是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先进空天动力研究团队负责人尤延铖教授。一年前,由尤延铖团队研制的“嘉庚一号”火箭成功发射,迈出了我国可回收使用火箭技术发展的重要一步;2019年10月, 高速无人机“南强一号”实现首飞;2019年12月,“翔安一号”500kg级自旋翼飞机完成技术验证……

这不,刚获得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还没顾上跟周围人分享获奖喜悦,他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中。“国家的重大需求,一直指引着我们科研的方向。”从业10余年,尤延铖一直坚守着这份信念。

尤延铖教授在调试燃烧激光测量设备

敢啃“硬骨头”,源于少年航空航天梦

21年前的5月,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轰炸,那一年正是尤延铖的高考之年。“当年炸我们使馆的飞机是美国生产的,而我们的烈士遗体竟然还是用美国制造的大飞机运回来的。”他回忆说。

那时候,坚决掌握核心技术、发展国防工业的信念,就像一颗种子深深地扎根尤延铖的心里。高考报志愿时,他毅然地选择了航空航天专业。

2008年底,尤延铖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毕业后,选择继续到国外求学,远赴德国宇航中心空气动力与流体研究所任全职研究科学家。三年过去,他在德国工作的研究所极力挽他,但他婉拒了。

在他心中,“国家”二字力重千钧。“航空航天是一个和国家战略与祖国命运密切相连的特殊行业,虽然德国的平台更广,实验条件更好,但我所做的研究都无法转变为我们国家的技术。所以,我出国前就已下定决心要学成归国,把自身所学报效于祖国”。

2012年回国后,尤延铖应邀来到厦门大学,以一张3平米大小的办公桌为起点,开启了先进空天动力的研究之路。

组合动力是当今各航空航天强国竞相追逐的技术焦点,更是空天推进技术领域科学研究的重大难点。尤延铖团队一开始就确立了“带翼回收火箭”这一设计概念,给火箭“插上翅膀”并发射和滑翔飞行,“从无到有”地开创了带翼回收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

由该团队研制的“嘉庚一号”火箭,正是组合动力系统研究的第一次飞行试验。简单来说,就是在火箭上做一场空气动力学实验,以验证其首创的双乘波一体化布局,在高超声速民用飞机的“心脏”航空发动机上的性能,最终目标是提升民航飞机速度到现有速度的五倍以上,实现两小时内的全球直达。

“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只能依靠自身努力大胆技术创新。”源于少年的那个航空航天梦,一直在向尤延铖招手,他和团队决心啃下这个“硬骨头”。

尤延铖教授为学生讲解组合动力系统工作原理

与时间赛跑,多年飞行航程可绕地球30圈

“90秒准备。”

“40秒准备。”

“倒数5,4,3,2,1。”

“发射。”

2019年4月,“嘉庚一号”火箭在我国西北部沙漠无人区成功发射。在寒风凛冽的试验发射阵地,穿着厚厚的军大衣的尤延铖感慨万千、心绪难平——攻关过程中,他们克服太多的艰难险阻。

2015年和2018年,团队遭遇了两次申请重大平台项目的失利。“最难的地方就是从无到有,评审专家们多数认为在厦门大学这样一所综合性高校,平台的定位、工科的积淀、团队的稚嫩,无法承担航空航天类重大工程研发的重任。”尤延铖回忆说。

“我们的团队年轻,所以我们应该比别人更拼。”尤延铖对于团队自上而下“拼命干事业”的热情特别感动。许多工程测试和大型加工制造条件校内都不具备,团队成员只能不断辗转于各个城市的设计所、加工中心和试验现场。

“尤老师一个月的飞行次数可高达24次。”赖凌宇是团队的行政秘书,她笑称尤延铖是“空中飞人”,自2012年以来,尤延铖已累计飞行676航次、122万公里,足足可绕地球30圈。为了按时完成项目,他们与时间赛跑,将机场的航站楼、工厂的休息间、试验场的荒郊野外都变成了团队的工作室。

在尤延铖看来,一个优秀的航空航天人不仅要具备科研“硬实力”,还要具备抗压抗挫等“软实力”。

“我们每天会遇到各式各样新的问题,队员的情绪也会不断起伏,需要一个一个的去耐心查找,不断优化迭代、改进方案、补缺补漏,直到最终解决。”尤延铖说。

“他非常非常拼,经常工作到深夜。印象最深的是‘南强一号’试飞的前一天晚上,尤老师和吴了泥副教授讨论到凌晨两点多,我当时脑子都转不过来了,尤老师还是很清醒。四点开始,他还要顶着巨大压力指挥全天的试飞工作。”团队成员曲文慧如是说。

“可以说当时整个神经都是紧绷着的,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能松懈。哪怕是1%的隐患,都有可能导致试飞取消甚至试验失败,这个后果都是我们无法承受的。”虽时过半年,但回忆起这个情景,尤延铖的语气还是略带紧张。

马路牙子上,“空天报国梦”在延续

回忆起求学时期的点滴,尤延铖难忘几位恩师对他的帮助。他坦言,自己也想成为这样的老师。

尤延铖与他的第一个硕士生李怡庆相识在2012年夏天,那时报考屡屡受挫的李怡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尤延铖发了一封邮件。“在被拒绝了很多次之后,自己挺惶恐的,自信也受到了一定的打击。”李怡庆感叹说,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年轻的教授很快就回了邮件。

通过几次电话联系,尤延铖约李怡庆见面,在厦大西村的马路牙子上,这位年轻的教授,耐心地为这位素昧平生的学生,讲述了他的“空天报国梦”,并为他指明未来努力的方向。

在研制“嘉庚一号”的过程中,面对“枯燥无味”的科研生活,李怡庆曾向尤延铖抱怨,“我们做这些有什么意义?”尤延铖没有生气,笑着回答他,“等有一天你研究的东西飞上了天,你就不会再问这个问题了。”

“嘉庚一号”的一飞冲天,打开了李怡庆多年的心结。“我终于明白,尤老师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追寻心中的梦想,从来没有因为困难而退缩,永远都是朝气蓬勃,矢志不渝。”李怡庆说。

原来只打算读到硕士学位的李怡庆,现在博士毕业,也走上了教师岗位。这些年,尤延铖用他的人格魅力、处事风格和工作态度,影响着一个又一个的“李怡庆们”。

科研之余,尤延铖还是一位运动达人,喜欢篮球和游泳。“做科研就像篮球运动,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一个团队,互相信任、彼此欣赏,朝着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谈到团队,尤延铖满脸自豪。

尤延铖坦言,“嘉庚一号”“南强一号”“翔安一号”这些听起来似乎很闪亮,但耀眼不是目的,核心是验证关键技术,并把这些技术转化应用到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上,“国家守护空天安全的战略愈发重要,我们追逐更高速度的梦想也不会停歇”。

人物名片:尤延铖,2003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飞行器动力工程学士学位,2008年获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博士学位,2009-2012年任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空气动力与流体技术研究所全职研究科学家。2012年受聘厦门大学,现任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3月,担任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第21届国际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技术大会共同主席。

责任编辑: 张琦琪(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