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需求,高校该如何破思维、转变“角色”?

2021-07-05 07:17:12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过国忠 夏斌 张羽程 包海霞 孙晓瑨 雷宁

科技日报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夏斌 张羽程 包海霞 孙晓瑨 雷宁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国实现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出的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更是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科技创新“硬实力”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如今,各行各业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当前,我国正进入经济全面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新任务、新目标、新形势、新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新需求,高校该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转思路、变方式、创机制、破难题、探新路,全面提升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发展的水平,努力为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再作新贡献?

7月3日,科技日报记者带着相关问题走访了部分高校领导。

正视问题,共建共享高质量培养好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从‘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重大论断。”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曹根基说,作为职教人,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化职教改革,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实现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把“人口红利”更好地转变为“人才红利”,将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要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改革,为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李雄威说。

曹根基介绍,今后,学校将面对产业的快速变革,主动对接地方智能数控和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链中对高端技术与人才的需求,以培养杰出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打破技能人才培养上的传统做法,重点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技术,把学校建设成为智造类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地。

在李雄威看来,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今后,对于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在持续加大。目前,高职院校“吃不饱”和“输不足”仍然是一个问题。因此,高校如何来正视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办法,跟上发展步伐和满足社会需求,这是对高等教育工作提出新要求,也是一个新命题。

“我们将结合学校实际,坚持‘立足常州、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的办学定位,坚持‘人才联通、标准相通、设施互通、技术畅通、文化融通’产教深度融合‘五通’理念,紧密对接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产业、新医药及生物技术、高端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装备、节能环保、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电网等高端制造业打造高质量专业群。”李雄威说。

“要注重用好高校创新‘蓄水池’,就要在资源共享上持续用力,打好合作创新‘总体战’。”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说,学校将与武进企业在资源、平台、人才等方面共建共享,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协同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吴访升提出,高校在更好地优化专业布局、促进高校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增强服务创新发展能力等方面,既要重视顶层设计、打造专业优势、完善专业设置,更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和勇于担当、真抓实干的落实。

战略合作,推动科教与产业融合快发展

日前, 江苏理工学院与常州武进区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用该校党委书记朱林生的话来说,“通过战略合作,聚焦由具体合作上升为校地全面合作,在共建应用创新平台、联合开展项目攻关、引育科技产业人才、科技成果转化、共育创新创业项目、打造新型智库、共推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为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开启了新起点、创造了新机遇。”

“学校科技工作要结合地方实际和产业需求,主动转思维,变‘角色’,带领纺织科技工作者为繁荣纺织科技、发展纺织产业做出历史性的贡献。”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处长李爱红说。

李爱红介绍,近年来,学校围绕《苏锡常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高度重视与学会、协会的合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地方产业企业发展引入更多创新要素。目前,正在加快建设高质量产教融合平台,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促进校企地合作共赢,助力高质量发展。

李雄威告诉记者,下一步,学校将秉持“产、学、研、培、创”五位一体的建设思路,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优势资源,按照“集群发展、联合共建、统筹管理、开放共享”的原则,重点整合校内平台资源,建成融实践教学、真实性生产、技术服务、创新创业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大平台体系,把学校打造成为区域内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培养的“蓄水池”、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创新创业的“孵化器”。

陈群透露,“十四五”期间,常州大学将从地方每年聘请100名企业的高管、技术骨干担任学校的产业教授,共同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研发。同时,每年将派遣100名教授和青年博士进入企业挂职锻炼,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在“中国创造”的新征程上,深度融入经济社会,积极发挥出高校的特殊作用。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 范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