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华人学者在德国大学的学术之路

2021-04-02 09:26:50 来源: 作者: 李山

德国华人教授学会九位教授与视频会议支持团队的合影
图片来源:德国华人教授学会

科技日报驻德国记者 李山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应邀参加了德国华人教授学会和对话德国协会共同举办的报告会,围绕年轻华人学者在德国高校的学术之路,尤其博士毕业后如何在德国获得教职的主题,九位在德国工作的华裔教授分享了他们成长为教授的历程和体会。从博士毕业后如何获取教授资格,教授职位应聘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到文科与理科,综合性大学与应用型大学,以及大学与校外研究机构对教授的不同要求,已经跨过独木桥的教授们倾囊相授,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成长为教授,并在德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崭露头角,为提高德国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和促进中德科学交流添砖加瓦。

华裔教授队伍正逐渐壮大

德国国家工程院 (acatech) 院士,德国华人教授学会主席曾安平教授介绍说:“上个世纪德国大学里的华裔教授屈指可数,到2006年成立华人教授学会时也只有约25人,近年来随着德国大学的国际化进程,华裔教授的队伍已经增加到80-90人左右。德国大学近年来加速国际化。我所在的汉堡工业大学化学学院13位教授中就有4位是非德裔的。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华裔学者走上这条德国学术之路。”

曾安平说:“研究和教学的合一以及学术自由是德国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特点。工程技术方面,以合成氨工业化为例,德国在近一百年里有3个人荣获诺贝尔奖。1918年是因为发明从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工业哈柏法,1931年是因为开发大规模合成氨高压反应器及设备,2007年则是因为深入研究合成氨的催化原理和表面化学过程。可以说德国人把合成氨的工业原理、化学原理以及工程过程研究到了极致。没有他们这种科学与工程的紧密结合,产生不了合成氨工业这样划时代的技术,也产生不了3个诺贝尔化学奖。中国要成为世界制造强国,赶超先进国家,就必须学习这种精神。”

教授资格或同等资历的获取

欧洲科学院院士、锡根大学教授张传增介绍说:“首先要获得一个博士学位。之后可以选择做博士后,或者去企业学习实践经验,然后申请教授资格 (Habilitation)或者教授资格同等资历。在德国某些专业的教授招聘时需要教授资格,但是获得教授资格后不一定能得到教授位置。教授资格授予在德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它实际上是在博士学位之后的一种升级资历。每个大学和学院都有自己明确的规定,满足哪些条件才可以获得教授资格。”

张传增解释说:“换个环境做博士后研究,有利于拓宽学术视野。相关研究尽可能不要从头做起,否则会影响发展速度。博士后期间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发表高水平文章。此外,要积极参加国际会议,争取获得同行的认可。如果去企业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尽管工作会比较忙,但是不要中断学术。每年坚持发表1到3篇文章比较好。掌握好时间,3年左右比较合适。但无论干多长时间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治学之路实际上已经在脚下。”

打开教授招聘过程的黑盒子

明斯特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蒋晓毅教授介绍了大学招聘教授的流程和关键环节。他说“德国大学的教授岗位一般都会公开进行招聘。首先学校会在不同的渠道发布招聘启事,明确候选人的资格和学术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相关的系会成立一个专门的招聘委员会,成员除了教授,还包括学生代表等。尤其是在招聘范围比较广的情况下,上百个候选人竞争一个岗位是正常的。招聘委员会会从所有应聘者中筛选出一个6至8人的面试者名单。”

蒋晓毅说:“对于理工科而言,面试过程除了面谈之外,一般会要求做一个科研报告以及一个教学的示范,例如就大学一二年级某门课的内容讲半个小时左右。委员会根据面试的情况选3个人的候选名单,然后把这3个人的材料送给外部的专家进行评审排名。招聘委员会将参考外部评审结果进行最后的排名,并将结果上报系及学校进行审批。通过之后,按排名顺序通知排名第一的候选人,双方开始商谈资源、常规经费、启动资金和工资等等。如果谈不妥,再把机会依次让给排后面的人。”

关于申请人资格和公平性问题,蒋晓毅说“硬指标首先得有博士学位,有相应的学术成就和一定的教学经验。现在很多学校已经不是特别强调一定要有教授资格,而是看重教授资格同等资历。申请的材料包括简历、论文情况、教学记录(包括学生的评价)、今后的科研计划等等。总的来说,(理工类院校)科研实力最重要。比较而言,德国招聘教授的节奏比较慢(至少半年)。其严格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全面的参与,通过不同人员互相监督等。招聘委员会必须认真分析委员与候选人可能的厉害冲突,根据不同的程度来看是否有必要回避。”

应用型大学更注重实践经验

德国马格德堡应用科学大学副校长丁永健教授介绍了应用型大学招聘教授的特点。他说:“应用型大学的招聘与综合性大学基本一样,也要经过招聘委员会、系务委员会等一道又一道的关。当然,在评选标准方面有一些区别。应用型大学非常注重企业的实践经验。一般要求博士毕业以后,有三年以上的校外工作经验。例如招聘一个电动汽车方向的教授,比较而言,大型汽车企业专门负责电动汽车研发的项目经理或资深工程师,可能就比一个大学博士毕业,尽管获得了教授资格,但没有进行过实际的工程项目研发和管理的候选人要更有竞争力。不过,应用型大学的资源配置可能没有综合性大学那么好,所以获得职位后谈判的报价要适合。””

丁永健说:“在应用型大学教授的教学任务相对多一些,每周可能要8-18个小时。应用型大学一般是W2教授,少数学术带头人才是W3教授。研究方面偏重于应用。教授除了发表论文,编写学术专著和教科书之外,对获得专利也特别重视。德国应用型大学大约50年历史,比较年轻,但是这些年科研能力增长很快。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型大学正从以前的学士硕士培养向博士生培养拓展。和综合性大学教授自动获得博士辅导资格不同的是,能够在博士点培养博士的应用型大学教授需要一些个人的学术指标,而且这种博士培养资格不是终身的,根据各州的规定需要定期(5年或10年)进行评审。另一方面,由于科研压力小,很多教授都可以开自己的工程事务所,从事兼职或创业。这也是很多人愿意在应用型大学工作的原因。

联合教授职位兼顾稳定与创新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 )对地观测数据科学部门负责人、慕尼黑工大数据科学研究所联合所长朱晓香教授说:“德国在大学之外有四大科研机构:赫姆霍兹联合会、马普学会、弗劳恩霍夫协会和莱布尼兹联合会。例如赫姆霍兹联合会就有19个研究中心,拥有50个研究所和9000多名科研人员的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只是其中之一。相对大学而言,这些科研机构聚焦几个特定专题的研究。他们与大学联合设立教授职位,具体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包括减少教授一定数量的教学任务的柏林模式,全职服务于研究机构的于利希模式,以及不减少教学任务,兼职服务研究机构的卡尔斯鲁厄模式。各州的规定不一,所以接受这样的联合教授职位之前,需要明白究竟是什么模式,是否可以继续用大学的名义申请项目,以及养老金和退休资格是否发生变化等。”

朱晓香说:“大型科研机构可以保障科研的长期发展。有利于加入到长期大规模的科研项目中,例如卫星项目,粒子加速器等。但是它的研究方向相对固定,没有大学里那么自由。如果有联合教授的机会,可以尝试在两个领域里面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我利用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的人力资源去做大学里面做不到的大的研究项目。学校这边的平台则做一些科研机构申请不了的创新项目。例如德国国际人工智能未来实验室 (AI4EO) ,这个500万欧元的项目可以邀请10多位客座教授来慕尼黑与我们一起做研究。当然,同时负责两个机构,意味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掌握德语有利于参与高校的管理工作

欧洲科学院院士、哥廷根大学傅晓明教授介绍说:“对于获得教职这一步,一般来说在综合性大学的理工科专业,会英语就可以。如果一个教授的招聘启事是用英语写的,那么你就可以用英语来递交所有的应聘材料。很多大学本科和硕士的教学基本可以用英语。有的时候可以变通一些,比如用英语教学,英语和德语双语考试。科研工作中一般用英语就可以。当然,由于正式的公文基本上是德语,如果要做更多的管理工作,参与所谓教授治校中各种级别的委员会,那么学习德语肯定是非常有益的。”

傅晓明教授说:“德国大学的教授主要是教育和管理,对研究项目和发表文章不做硬性要求,也没有晋升的压力。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授相当于是大学一个组成部分(比如研究所或课题组)的负责人,更多的是需要去承担各种教学和管理的任务,包括指导本硕博的论文,整个部门的发展等,这是工作的核心。至于其他的,包括科研项目,发表文章,以及学术圈的各种活动,都是根据需要自己选择做的事情。学校本身对教授的监管很少。值得注意的是,入职时承诺的教学任务,例如某一门本科生的必修课,有可能需要连续上很多年,直到新的教授愿意接手为止。”

科隆商学院的马小娟教授补充介绍了语言在文科和理工科,以及综合性和应用型大学之间不同的需求。她说:“文科的教授职位对语言要求比较高。应聘试讲课时要分别用英语和德语来讲。应用型大学更加强调服务,一般都需要用德语来与学生交流,并用德语授课。这可能是最大区别。对于文科生,建议也用英文写博士论文,这样影响力会大一些,被索引的可能性也更大。但同时需要加强德语的学习,以便将来申请教授职位时可以用德语授课。”

国内博士在国际上竞争力越来越强

科隆大学赵英帅教授介绍了在中国博士毕业后赴德国高校工作的经验。她说“2018年,出国就业已经成为中国的博士毕业生就业的第二大选项,达到了大约7%,并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从2021年中国大学在全球前500所大学的排名来看,在顶级学术方面,中国大学上榜数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凭借自己卓越的科研能力走上国际舞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拓宽视野,提升价值。”

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前慕尼黑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孟立秋教授说:“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德国,教授都是一个十分受人尊敬的群体。在德国约390所各类高校中共有48500多名教授,约占德国人口的万分之五点八。德国的终身教授职位长期以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只有当老教授退休或新设立教职的情况下,才会招聘下一个教授,因此,博士毕业后成长为教授的难度超过了医生和律师等其他职业。我们欣喜地看到40%以上的参会者是博士毕业生,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成功走上教授之路。”

孟立秋强调说:“大家来到德国,或者打算来德国,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投身于两国的民间外交工作。我们肩负增进中德两国人民互信的重任。成为教授,这是一个成才和成器的过程。或早或晚,当我们抵达教授这个人生驿站的时候,我们又得出发继续学习。我们不能局限在专家的角色牢笼里。有时候我们需要重塑,在新的环境里重整,因为当我们成为某个专业权威的时候,危险可能也正在逼近。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来适应变化着的世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的道理。”


责任编辑: 余昊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