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在2020年的“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中国地震局组织专家对地震灾害相关知识进行科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孙丽博士解读地震预警时提醒说,地震预警存在无法实现的预警盲区,过度预警也可能造成负面作用,同时,地震预警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三种波与地震预警密切相关
孙丽介绍,根据相关地震专家的基本定义,地震预警是依托震中附近的密集地震台网记录,在震后数秒内快速测定地震时空强参数(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地震震级或地震动强度)并估算地震影响范围和程度,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目标地之前发布警报。
电磁波、地震波纵波和横波是与地震预警密切相关的三种波,电磁波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地震波纵波以每秒6千米左右的速度在地下介质中传播;地震波横波与纵波同时产生,以每秒3.5千米左右的速度在地下介质中传播。
地震预警就是利用这三种波速度不同,通过技术途径在地震发生后,实现以最快速度测定出地震并向感知人群发出预警信息。
地震预警需建密集地震监测站点
孙丽指出,地震预警的关键是在地震发生后以最快速度测定出地震,这就必须要有专门的记录仪器设备提前架设在选定观测站点上,且站点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达到足够的密度。
一是地震发生地点在空间上具有一定随机性,要想几秒内及时捕获到地震发生信息,必须在几秒内地震波能到达的地方布设有地震观测仪器,且最好有3套以上的站点。
二是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十几千米,地震后速度快的纵波首先向各个方向传播,震后2秒左右到达震源垂直上方的震中位置,震后3秒以内地震波可被布设在距震中十几千米范围内的观测仪器记录到,并瞬间计算处理出地震参数。
因此,要在具有潜在大震危险性的重点区域内实现地震预警,就必须在相应区域内提前布设足够密度的地震观测站点,一般要求站点互相间距在十几千米以内。正在实施的中国地震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工程,将于两年内在国内5个重点区域布设上万个地震观测站点,平均站点间距不到15千米。
地震预警盲区一般为极震区域
孙丽特别提醒,地震预警的先天短板,就是存在无法实现的预警盲区,只能在特定条件和特定区域内起到减灾作用。
“地震预警盲区就是在地震预警信息发送到感知人群时,破坏性地震波已经到达感知人群所处位置且已造成建筑物破坏。最令人遗憾的是,地震预警的盲区往往就是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区域,亦即极震区。”
由于地震波的衰减性,地震的破坏烈度由震中向外围按一定规律衰减,烈度最高区域称为极震区,低于极震区烈度又高于破坏性起始烈度的区域,称为地震预警有效区域。地震发生后,预警有效区域的范围会明显大于预警盲区,因此,进行地震预警意义十分重要。
此外,地震预警也要注意避免过度预警问题。地震预警是针对破坏性地震波到达的预警,应在预警有效区域及邻近区域开展。如果对低于甚至远低于可能造成破坏的低烈度地震到达进行非清晰预警,尽管会对感知公众群体起到警示提醒作用,但也有可能形成不必要的负面效应。
地震预警需全社会共同参与
孙丽表示,地震预警系统建成后真正发挥预警、减灾作用,需要政府、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实现。
地震预警信息发出后首先要被感知人群接收到,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学校、医院、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安装信息接收终端,并充分利用广电系统电视机顶盒控制系统、村村通大喇叭广播系统、网络系统、手机客户端等基础设施发布地震预警信息,高铁、生命线工程、重要工业设施对地震预警信息的应用也需要专业对接。
实践证明,有效的地震预警可为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发挥重要作用,“但地震预警仍有许多科学难题没有解决,预警信息与实际震情存在一定偏差难以避免,希望社会公众能予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