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重点河段2025年全面还清

2021-10-10 13:17:14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崔毅飞

善人桥遗址遗迹

昨晚(9日),2021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在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漕运码头开幕。开幕式上发布《北京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目标进行部署。《规划》提出,到2025年,大运河重点河段实现河道水体全面还清。

针对大运河的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提出了三个时间节点:到2021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机制将全面建立,北运河通州段实现全线游船通航,为全面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到2023年,大运河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局面将基本形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任务基本完成;到2025年,大运河各类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基本实现全覆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显著提高,沿线区域协同发展更加深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成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下一步,北京市将加强组织协调,加大投入,抓好一批重要任务的实施,《规划》明确提出了五方面具体任务。

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建设文化之河。《规划》提出,将推进“河道、水源”“闸、桥梁”“古遗址、古建筑”等3类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风貌、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打造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典范。重点是,规划建设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保护修复八里桥,加快推进通州古城核心区、张家湾古镇等文物保护修缮,建设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

推进大运河沿岸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生态之河。《规划》提出,将修复大运河生态环境,建设观水、近水的滨水休闲空间,整体打造水城共生、人水和谐的大运河生态文化景观长廊。重点是,加强河道两侧绿化提升和环境整治,建设通州堰防洪体系,到2025年,基本完成北运河、通惠河、萧太后河、坝河等重点河段综合治理,实现河道水体全面还清。

促进大运河沿线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发展之河。《规划》提出,培育大运河主题精品旅游产品,推动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重点是,创建通州大运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台湖演艺小镇、张家湾设计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建成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城市副中心剧院和图书馆等重大公共文化设施,推动通惠河部分河段、潮白河部分河段实现游船通航功能。

增进大运河两岸民生福祉,建设民生之河。《规划》提出,将在沿线传统生活生产区域内逐步疏导不符合保护建设要求的设施、项目等,促进环境和整体风貌提升。重点是,优化鼓楼西大街、南锣鼓巷、南新仓、通惠河沿线等一批传统利用区,集中整治提升公共空间、商业业态、建筑风貌和交通秩序,建设具有大运河特色的高品质京味文化休闲区。

推动大运河沿线交流合作,建设融合之河。《规划》提出,将发挥大运河联接京津冀等地的轴线作用,促进沿线八省市以大运河为媒介开展交流合作,探索以文化交流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持续释放协同发展活力。重点是,持续办好中国(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运河国际艺术周、京津冀文化交流季、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等文化活动,加强沿线区域人文艺术交流。 摄影/本报记者 黑建军

发布

北京大运河文博考古取得多项成果

首次发现祭祀河神的庙宇遗址

世界遗产大运河作为水利运输工程,为北京的城市建设、水系梳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昨晚举行的2021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开幕式上,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文物局了解到,近年来,北京市在大运河的文博考古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

近年来,北京市文物局积极组织在大运河沿线开展考古工作,先后在白浮泉、万寿寺、玉河通惠河、西板桥、清固伦和敬公主园寝、路县故城、大运河故道、小圣庙、善人桥等文化遗产取得重要成果。

2016年以来,在城市副中心发现汉代城址一座(路县故城),发掘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7000余座,另外还有窑址、灰坑、房址、水井、道路、寺庙基址等多处。值得关注的是,在副中心发现的运河故道遗址总长约3000米,宽160米至320米。该段遗迹初步认定为清嘉庆十三年(1808)以前的大运河故道。大运河故道的发现对中国古代漕运研究、运河变迁史具有重要意义,是元、明、清三朝大运河漕运兴衰的明证。

在张家湾镇瓜厂村发现的善人桥遗址,东西券石正中的题刻显示该桥为“大明万历三十三年建,陈进儒监造”,与相距仅1.4公里的张家湾通运桥题刻内容完全一致。善人桥与通运桥均为大运河水系上的重要桥梁,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北京段重要的水利工程遗迹,对推进大运河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圣庙遗址,考古发掘出前、后大殿及北侧庙门基址共三处,北门外踩踏面一处,残存北、东、西院墙三处。目前发掘区域所在地当年属张家湾,清理的寺庙遗址应为《乾隆通州志》中记载的小圣庙。小圣庙是大运河北京段首次考古发现的祭祀河神的庙宇遗址,对研究漕运史、民俗史具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在文物保护利用方面,北京市对昌平区大运河白浮泉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勘探总面积1.03万平方米;完成了都龙王庙围墙文物抢险修缮工作,以及都龙王庙壁画修复保护项目;加强遗址区散落石刻文物保护,对遗址内存有的6通石碑统一安放,纳入昌平区可移动文物进行管理。

通州区开展了“三庙一塔”景区文物修缮工程,对景区各处文物全面修整,目前项目主体已完工,通过阶段性验收,正在进行收尾工作。

此外,海淀区万寿寺已完成第一阶段以中路为主的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第二阶段修缮主要集中在东路,完成了9个殿座的大木构件修补、屋面苫背及墙体砌筑,7个殿座完成瓦瓦,完成量达工程总量的90%。

在博物馆建设方面,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西北部的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展陈面积约2万平方米。博物馆由主楼和观众共享大厅两座建筑组成。目前,大运河博物馆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预计2021年底实现外立面亮相,2022年底工程竣工,2023年底正式向公众开放。(文并摄/记者 崔毅飞)

(原标题:《北京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发布 大运河重点河段2025年全面还清)

责任编辑: 何沛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