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科学家的“不科学”事儿

2020-05-27 15:54:50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张盖伦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1972年7月,北京东直门医院住进了一批特殊的“病人”,其中就有“523”项目“抗疟中草药研究”课题组组长屠呦呦——这批科研人员,是去当“小白鼠”试药的。

图片由实习生陆越绘制

抗疟药的研究,是在和疟原虫夺命的速度赛跑。此前,屠呦呦带领的课题组已经筛选出了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它被称作第191号样品——此前的190次实验,都失败了。

要深入临床研究,就必须先制备大量青蒿乙醚提取物。“(那个时候)所有的工作(都)停了,药厂也都停了,根本没有谁能配合你的工作。所以我们当时只能(用)土法。”屠呦呦说。

所谓土法,就是用7个大水缸取代实验室常规提取容器,大量提取青蒿乙醚提取物。

乙醚等有机溶媒对身体有害,当时设备简陋,没有通风系统,也没有实验防护。科研人员除了头晕眼胀,还出现了鼻子出血、皮肤过敏等症状,屠呦呦也得上了中毒性肝炎。

她的老伴李廷钊记得,那段时间妻子整天泡在实验室,回家后满身都是酒精味。“现在往回看,确实太不科学了。但当时就是这样。即使知道有牺牲有伤害,也要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前院长张伯礼说。

尽管有了乙醚中性提取物,但在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了药物的疑似毒副作用。药理人员认为,只有确证安全性后才能用于临床。

屠呦呦很着急。疟疾这种传染病有季节性,一旦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季节,就要再等一年。于是,她干脆向领导提交了志愿试药报告。“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

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在医院严密监控下进行了一周的试药观察,未发现该提取物对人体有明显毒副作用。当年8月—10月,屠呦呦亲自携药,去往海南昌江虐区救人。

人物简介

屠呦呦,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2015年10月,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2017年1月,屠呦呦获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屠呦呦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上世纪70年代,屠呦呦带领课题组发现了青蒿素,极大地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目前,屠呦呦团队仍在青蒿素抗疟机制等方面继续研究并已取得进展。

2019年8月,屠呦呦进入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陈小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