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淄博新材料产业的现实缩影与飞跃愿景

2020-10-16 14:58:20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冯冬宁

车辆进进出出,施工号、电钻声等交织的“淄博珍珠”场馆内,张超换了一个口罩,舔了舔干裂起皮的嘴唇,继续与工人对接展台搭建以及产品铺陈。

33岁的张超是典型的淄博“新材料人”,中国海洋大学材料学专业毕业的他已在新材料领域打拼近10年。

张超所在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硅元新材),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系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高级日用陶瓷、工业结构陶瓷部件等陶瓷新材料产品的专业研发、生产和经营。

在更多人看来,相对于硅元瓷器在中国日用陶瓷行业的声名赫赫,硅元新材生产的工业结构陶瓷部件则是一个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存在。

但事实上,基于62年来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研发方面的积淀、致力于陶瓷新材料研发的专注以及坚持不懈的科研投入,硅元新材这家拥有优越行业资源、具有活跃创新因子的企业,便一直瞄准世界新材料产业前沿,为造纸、石油、冶金、环保等领域研发陶瓷新材料。

“开创现代陶瓷未来,是我们的使命。”正如硅元新材董事长殷书建的这个期待,目前,他们生产的不少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

事实上,硅元新材仅仅是淄博新材料企业的一个缩影。

来自淄博市科技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淄博新材料领域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531家。

不仅如此,山东省工信厅去年公布的对全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名单公示中,淄博10家新材料企业榜上有名。

较有代表性的是,东岳集团历时8年,攻克多年被国外少数发达国家垄断的离子膜,公司产品沿着制冷剂、聚四氟乙烯、离子膜一路迈向高端,一举成为中国氟硅行业的龙头企业,主导产品绿色制冷剂、聚四氟乙烯产能居世界首位;

天璨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高效无毒脱硝催化剂,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外无毒脱硝催化剂技术的空白,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市场空间达数千亿元;

汇盈新材料公司的可完全降解塑料项目填补国内空白,从根本上解决了一般塑料薄膜产品造成白色污染难题……

案例众多,尽管我们对于它们中的大多数人说尚且陌生,但事实上,这些默默耕耘的企业在业内早已久负盛名,它们中的不少甚至已经成为华为、富士康、比亚迪、海尔、海信等名企的供应商。

以至于业内有观点称,目前经济环境下,淄博让行业为之侧目的产业中,首屈一指的仍是其最具优势的主导产业——新材料产业。

数字或更有说服力。

淄博市科技局的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512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42.8%。而在18年前的2002年,上述两项指标还仅为152家和21.5%。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材料成为淄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标杆,而且已逐步成长为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淄博市科技局局长于秀栋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数字背后,有淄博老工业基地的积累与沉淀,更有政企等数年如一日的“铸链”式培育。

追溯淄博的工业发展史,我们发现,淄博不是那种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自然形成的城市,而是国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的一个大型工业基地。仅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在淄博投资即达到2.2亿元。而一众投资中,新材料一直是淄博工业的翘楚。

这期间,走过62年风雨路、见证淄博陶瓷行业几番沉浮的硅元新材是一个特殊的符号。

作为硅元新材,一方面,它享有作为全国陶瓷科研排头兵的淄博硅酸盐研究所的资源优势与技术积淀, 而另一方面,在全国背景下的几波产业调整中,一定时期内,一度陷入困惑的它又倔强而坚忍地承受着历史与现实留下的种种难题,并在这一难题中,转型、探索、创新……

硅元新材这样的探索与发展,在折射行业、城市、区域发展轨迹的同时,也让淄博工业的脊梁渐渐清晰。从某种程度上说,硅元新材是缩小的淄博,淄博是放大的硅元新材。

守正与创新中,身披无数工业荣光的淄博也顶着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压力,不断努力:从环境恶化到环境友好,从资源枯竭到节能降耗、从粗老笨重到高新技术……

经济结构在调整,发展取向在探索转变的同时,中国(淄博)新材料论坛在2002年正式诞生。自此之后的18年,尽管行业风云变幻,但为淄博到转型和发展赋能的上述论坛,让一批又一批院士和高科技人才走进淄博,进而为包括新材料在内的淄博众多产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淄博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家、院士工作站5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71家、重点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2家、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60余家。

2019年底,总规模325亿元的国家新材料母基金更是落地淄博。

2002年——2019年,中国(淄博)新材料论坛见证了我们这座老工业城市产业调整的阔步前行。

期间,淄博在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中极力做好“乘法”,着力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培植重大增长极。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淄博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铸链”工程,形成了以新材料为主导,新医药、新电子、新装备、新能源和新环保统筹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相关产业链完善延伸,带动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但过去的18年中,淄博新材料产业硬币的另一面是,相对于基础、规模等“厚积”优势,淄博新材料产业的窗口仍然较小,头部企业阵营依然薄弱;产品、产业链之间协同效应有限;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与企业需求、地方产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较低等问题同时存在。

如何厚积薄发?这是淄博新材料行业发展面临的首要课题,亦是在整个淄博工业“存量变革与增量崛起”过程中的的深刻话题。

继去年淄博市委市政府发布在《淄博市工业新旧动能转换三年攻坚规划方案(2019——2021年)》,明确提出要全力打造包括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新医药、电子信息在内的“四强产业”之后,新材料产业产业这个秋天被更为隆重地推向了台前——第一届中国(淄博)新材料产业国际博览会应运而生。

“企业、行业、产业,急需一个出口或者平台来打通一个通往未来的通路。”淄博科技部门一人士表示。

对此,淄博官方的打算是,通过上述“一会一论坛”,打造一个崭新的、立体化的供需平台。同时,借助上述平台,以新材料为突破点,在拓展相关行业窗口、加大产业链有效聚合协同创新的同时,也促进企业项目、资本、人才等多方对接和招引进度,进而助力包括新材料在内的淄博多个行业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这是淄博作为新材料名都努力飞跃的愿景。愿景存在,手握“一会一论坛”“金钥匙”的淄博真的能借此打开这扇愿景之门吗?

这一切看似一个问题,但答案却又早已写下。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陈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