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50年前,“长征一号”如何托起中华民族航天梦

2020-04-22 23:04:11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付毅飞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拉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序幕。

运载火箭进入空间的能力,是探测和利用空间的前提与基础。“长征一号”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打通了走向太空的“快速路”,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真正成为了可能。

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记者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探寻了50年前“长征一号”托起中华民族航天梦的故事。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矗立在发射场

临危受命,排除万难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征服宇宙的新纪元。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地球卫星”,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华民族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的决心。

1965年1月,随着我国相继成功发射近程导弹、地地中近程导弹,时任国防部五院副院长钱学森向国防科委提出“制定我国人造卫星研究计划”,受到了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元帅等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次年5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定名为“东方红一号”,运载火箭定名为“长征一号(CZ-1)”。发射卫星的整个工程代号“651工程”,“长征一号”是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969年8月,研制人员在总装车间把长征一号第三级火箭吊进整流罩中。

1967年11月,国防科委下发《关于长征一号研制任务移交的通知》,将长征一号研制任务由七机部第八设计院移交给第一设计院(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前身)。临危受命的一院从此担负起“长征一号”总体设计和抓总研制的使命。

作为我国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在研制中遇到了不少新技术难题。作为火箭研制的技术负责人,时任一院副院长的任新民从总体方案到各分系统,深入现场对各种技术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审查落实。在最核心的整流罩及整流罩分离技术方面,他带领时任一院总体设计部负责人谢光选修改了原来的方案,确定了“两个半罩先纵向解锁,然后水平方向快速平抛”新方案,通过多次地面试验,使火箭整流罩能以适当速度平稳而迅速地分离。

火箭吊装

对于在高真空、低温和有应力条件下,“长征一号”的二、三级和星箭金属结构件之间是否会发生“冷焊“影响分离,当时大家认识不一。一院总体设计部人员在“不侥幸、不冒无谓风险”思想指导下,采取在星箭分离弹射器中镀金,在二、三级对接框上涂二氧化钼的措施防止意外。在当时没有时间、没有条件进行充分研究和试验的情况下,这种确保万无一失慎重的态度很有必要。

铸就丰碑,重新启程

经过各种前期发射试验与调试准备,“长征一号”的各种性能得到了检验。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它喷吐着桔红色火焰,托举“东方红一号”奔向茫茫太空。15分钟后,卫星入轨的捷报传来,“长征一号”圆满完成了发射任务。发射现场的一院试验队代表在庆祝大会上激动地表示:“我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进了宇宙空间!”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二级高空液体发动机示意图

是年五一劳动节,一院总体设计部代表虞利章和总装厂代表丛学成在天安门城楼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周恩来指着虞利章介绍:”这是发卫星的人。“毛泽东竖起大拇指连赞:”了不起,了不起!“

“长征一号”发射的东方红一号卫星,质量超过了苏、美、法、日四国首颗卫星质量的总合,极大缩短了我国运载火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一院“长征一号火箭总体设计方案”和“两级火箭热分离技术方案”2个专项,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状”。

面对荣耀,一院人没有驻足。1971年3月3日,“长征一号再次发射,把实践一号卫星送入轨道。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为中国人叩开了天宇之门,为后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研制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院长征一号火箭2个专项获奖

进入新时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瞄准了火星探测、月球探测和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据一院院长王小军介绍,近年来,以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长征十一号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相继完成研制并成功首飞,极大提升了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运载火箭的系列型谱基本构架。

一院党委书记李明华表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所代表的航天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该院几代航天人的血液。未来,中国火箭人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航天精神,一如既往地为中国的运载火箭事业发展而赤诚奉献。

文中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李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