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遗址保护,我们还缺什么

2020-06-12 00:43:49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张景阳

第二看台

日前,有网友曝料称,明长城最大的军事边堡、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同得胜堡被当地政府用仿古砖进行包裹修复,搞成了“崭新”的仿古建筑,涉嫌破坏文物。

类似的长城遗址遭到破坏的事已经不是头一次曝出,如何更好地保护中国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日前,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的长城学术研讨会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研究所长城保护研究室张一萌博士,向与会者介绍了鲜为人知的英国长城遗址保护的故事。张一萌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比中英两国长城的保护工作,我们似乎还缺少了一些东西。

不列颠岛也有长城名叫哈德良

哈德良长城位于英国境内的不列颠岛,始建于公元122年,由罗马帝国在占领不列颠时修建,从建成后到弃守,一直是罗马帝国的西北边界。相比我国总长度超过两万公里(各朝代修建总长)的长城,哈德良长城117公里的长度似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张一萌认为:“尽管万里长城的规模宏大、年代更为久远,但就保护工作的历史来看,我国落后很多。”

资料显示,英国于1882年就完成历史遗迹保护法案的立法,又因长城遗址遭到破坏,于1931年推行文物法案。而我国1982年才开始了对八达岭、居庸关、山海关的维修工程,直到2006年,《长城保护条例》才作为首部长城遗址保护的行政命令正式出台。而在此之前,长城遗址保护的主要力量一直是民间组织。

张一萌表示:“不可否认,我国长城长度长、规模大是限制长城遗址全面保护的客观原因,但就保护工作开展而言,我们确实远远落后于英国。历史进程的落后意味着思想、制度、措施的滞后,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加快步伐。”

单打独斗的保护让明长城遭啃噬

去年2月,一条“甘肃明长城遗址遭农田啃噬,有的成农户羊圈院墙”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遗址所在地政府声明:经费不足、人力有限、保护工作开展困难。有专家认为,这种说法并非托词。

“我国长城遗址保护的具体工作是由数百个地方政府来具体落实的,国家的条例和政策发挥了宏观指导的作用,却难以发挥精准施策的效果,全国来看,各有各的政策、各有各的措施,形成无整体系统、单打独斗的工作局面,加之经费不足,保护工作自然困难重重。”张一萌分析说。

而哈德良长城遗址保护工作一直在一个整体框架下进行:200处认定古迹、2个国家公园、1个自然保护区、10个地方政府机构、71个教区委员会、700多位农民与土地所有者、13个游客中心和博物馆……众多机构形成一个完备而系统的有机整体,共同为遗址保护工作提供服务。

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曾通过媒体呼吁:“我们保护长城,不仅仅是要保护八达岭、居庸关等标志性景区,长城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是万里长城,我们要保护长城,就要保护它的整体和全部。”

然而,不能否认,长城整体保护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对此张一萌认为,将国家政策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形成系统、科学、指挥灵活的工作体系,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

为遗址文物披上一层坚实的铠甲

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哈德良长城保护的一个细节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处名为Segedunum的遗址地处中心城区,周围高楼林立,而遗址处却平坦空旷,并标有醒目遗址标志。

张一萌告诉记者:“这样的细节在哈德良长城遗址上随处可见,更为重要的是,这是英国所有机构、民众在思想上达成的共识,这种共识为哈德良长城披上了一层坚实的铠甲。”

反观我国,经济开发对长城遗址的破坏是无法否认的现实,再加上自然损毁,长城遗址保护工作堪忧。张一萌说:“在城墙上刻字,在垛口上踩踏,直接反映出我国民众对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漠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长城只是一个活动场地,是到此一游过的一个证明。长城对中华民族的真正意义在哪,又有多少人深入思考过?”

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研究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国长城的总长度是21196.18公里,内蒙古境内遗址就占到三分之一,然而很多人对此并不知晓。从现实来看,要让民众对长城有深刻的认识,尚需时日。

张一萌认为,哈德良长城遗址的成功保护为我们提供了借鉴:长城除了是一个重要的精神符号以外,还是一个文物,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认清这个文物的真实面貌。而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国人从思想深处明了,长城是什么,它存在的意义何在。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