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阻遏病毒感染的终极武器

2020-02-25 08:47:34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董扬

战疫史话

董 扬

每次疫情发生,人们首先总会想到疫苗。作为消灭疫病的终极武器,疫苗有最低的成本,更有先发制敌的优势,无疑成了公众的希望。

2月22日,在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宋志恒表示,第一批疫苗已经产生抗体,进入动物实验阶段,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开始进行重组病毒的培养,将于近期开展动物实验。

疫苗是靠喊“狼来了”开展工作的

当细菌或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它们会攻击细胞并试图无限繁殖。这种入侵被称为感染,而感染是导致疾病的原因。

当然,人类也不会对敌人的侵扰坐视不理,我们的免疫系统会调动多种武器来对抗感染。人体第一次接触到细菌或病毒时,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来制造和使用所有需要的杀敌工具,也就是我们说的通过抗体来克服感染。感染后,免疫系统会记住如何保护身体免受这种疾病的侵害,如果身体再次遇到同样的敌人,免疫系统会迅速起作用。

如何在不让自己感染的情况下,又能让免疫系统记住那些可能会登门拜访的细菌和病毒?于是科学家设计出可以模拟细菌或病毒特征,但又去除了其致病性“硬核”的疫苗。将其注射到人体中,让人体免疫系统误以为大敌当前,展开战备动员,并且牢牢记住这种细菌或病毒的面目,下次如果真正的敌人来袭,免疫系统就可以立即激活,并全力投入战斗。

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疫苗对免疫系统喊了一声“狼来了”,免疫系统开始筹备弹药,下次狼真的来了,免疫系统就可以马上给予充分回击。

理论上来说,所有的外界微生物入侵导致的疾病,无论是病毒还是细菌,都可以设计疫苗来抵御。但事实上有些感染很难设计疫苗。比如艾滋病,其病毒有极其特殊的逃避免疫系统机制,很难设计疫苗,有些病毒变异速度很快,也非常难设计疫苗。此外,还有些病毒或细菌感染事件很偶然、很小众,不会引起广泛传播,也没有必要专门研发疫苗和大量免疫接种。

有史可考的免疫法系中国首创

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用于防治天花的“人痘”,而且是我国首创。

天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烈性传染病,至少在人类社会肆虐了3000年的时间,致死率高达30%。在18世纪末,每年大约有40万欧洲人被天花病毒夺走生命。

天花传入我国的时间大约是汉代,古人称之为“痘疮”。晋代的葛洪记载了天花的一次暴发:“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创,皆载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

在与天花的长期斗争中,人们发现了一些规律:感染了天花的人,不一定都会死,一旦活下来,就不会再感染天花。在“以毒攻毒”的观念引导下,在宋代,人们就把沾有疤浆的患者衣物给健康儿童穿戴,或将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痂皮研磨成细粉,让健康儿童吸入鼻孔,后来称之为“人痘”。种过“人痘”,天花感染率显著下降。这也是人类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免疫疗法。

疫苗开发的黄金时代

现代疫苗的发明和使用可追溯到1798年。那一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从一名感染牛痘病毒的挤奶工的皮肤病灶里提取了样本,然后接种到一个男孩身上。正如詹纳预想的那样,男孩出现了感染牛痘病毒的轻微症状,但他也获得了抵御病毒进一步侵袭的能力。这次相对安全且有效的牛痘接种,是公认的人类现代疫苗使用的开始。“疫苗”这个词第一次出现,英文“vaccine”的词源正是来自拉丁文的“vacca(母牛)”。

19世纪中叶,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提出“微生物致病理论”后,细菌性病原疫苗开发进入黄金时代:1879年霍乱疫苗诞生;1881年炭疽疫苗诞生;1882年狂犬病疫苗诞生;1890年抗破伤风疫苗诞生、白喉疫苗诞生;1896年伤寒热疫苗诞生;1897年抗鼠疫疫苗诞生;1921年结核病疫苗(卡介苗)诞生;1926年抗百日咳疫苗诞生;1927年抗结核疫苗诞生……

黄热病是继天花、霍乱和鼠疫之后第四个被《国际卫生条例》定为需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作为一种古老的病毒,黄热病的传播历史已达5个世纪之久,有历史记载的首次黄热病流行事件,发生在1648年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直到1927年,引起黄热病的元凶——黄热病病毒才被发现。

1937年,经过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美国生物学家马科斯·赛尔成功研发了黄热病疫苗。这种疫苗的推出,有效地遏制了黄热病的进一步流行。

1949年,美国科学家约翰·富兰克林·安德斯和同事建立了体外培养人致病病毒的方法。有了该方法,1952年,乔纳斯·索尔克研制出了脊髓灰质炎疫苗,并于1954年通过试验宣告疫苗研制成功。

1954年,安德斯等人又成功提取了麻疹病毒,开始研制麻疹疫苗,1961年麻疹疫苗宣告试验成功。

从此,长期肆虐的病毒传染病得到了很大的控制。

(作者系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文字整理:本报记者 赵汉斌)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冷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