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移动P3实验室:在里面是如何做核酸检测的?

2020-08-21 15:54:55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付丽丽 周维海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周维海

早上6点多,北京市丰台区疾控中心,杨晓雯和同事们来到这里,准备进入移动P3实验室,开始一天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作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助理研究员,杨晓雯早已习惯了这些。从武汉到牡丹江,再到吉林、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和同事们跟随移动P3实验室跨越半个中国,驰援各地、护佑众生。

移动P3实验室究竟长啥样,工作人员在里面是如何操作的?很多普通民众都充满了好奇。20日,科技日报记者实地探访中国疾控中心移动P3实验室,近距离接触、感受,为您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移动P3实验室究竟长啥样

Hi,大家好,我就是移动P3实验室,从外表看,我是白色的,个头很大,外形就如同集装箱。

“车长12.67米,2.5米宽,面积大约有30平方米,就像一个小一居,分为缓冲区和核心操作区。”中国疾控中心移动P3实验室检测队副队长赵宏群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  

移动P3实验室外部(周维海/摄)

与普通的一居室不同的是,车内配备了实验过程需要的各类先进仪器,如生物安全柜、核酸提取仪、封膜仪、小型离心机等。“所以留给工作人员操作的空间就非常小,有12平方米,一次可供4人操作。它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移动,机动、灵活性强,哪里需要就可以开到哪里。”赵宏群说。

2004年,非典过后,国家为提高突发疫情应对能力,在全国配备了4套移动P3实验室,分别是中国疾控中心、广东疾控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武汉疫情暴发初期,有3套在一线支援。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副所长、移动P3实验室检测队队长阚飙介绍,P3实验室是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的简称,整个实验室完全密封,室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使其内部气体不会泄漏到外面而造成污染,也就是“气流”的单向流动。“我们通常用‘三流’来形容它,即人流、物流、气流的单向流动,确保在里面的污染物不会泄漏到外面而造成污染,最大程度保证核心区操作人员的安全。”阚飙说。

在里面是如何进行核酸检测的

上面介绍过,移动P3实验室分为缓冲区和核心区。

杨晓雯和同事们先来到缓冲区,缓冲区分为两道,第二道是负压的。第一道缓冲区在一进车门的两侧,大约一平米左右。在这里,她们要更换实验用内胆服和白大衣,更换实验用鞋后,佩戴一次性帽子和N95口罩,然后,进入移动实验检测车缓冲间(第二道缓冲区),更换实验用防护服、佩戴双层手套、一次性鞋套、一次性隔离衣、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互相检查无误后进入移动实验室核心区进行实验。

这个过程大约需要20-30分钟,也就是说,做一次实验,她们更换实验衣物及防护用品就需要大约一个小时。

随后,紧张的核酸检测工作就要开始了。由于核酸检测结果是新冠肺炎病人确诊的“金标准”,所以丝毫马虎不得。  

图为传递窗。(周维海/摄)

据介绍,实验室内的检测流程可分为以下步骤:样本进入“传递窗”——开盖加样和核心提取——扩增反应判断结果——高压灭菌。首先,样本接收工作人员将送至检测车的样本登记、检查无误后,将感染性样本转运箱送至传递窗。“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传递窗的门是互锁装置,它有不能同时打开的双重门,保证传递样本时带进去的空气被隔离在双重门中,使实验室外的环境不受污染。”杨晓雯解释说。  

工作人员向生物安全柜内递进样本架(周维海/摄)

然后,核心区工作人员将样本转运箱表面消毒后在核心操作区开箱,取出生物安全运输罐。将生物安全运输罐表面消毒后置于生物安全柜,在生物安全柜内把罐打开,表面消毒后将样本采样管取出,按照实验样本编号排序。取适量样本加入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中,利用核酸提取仪提取样本核酸。

“这个过程中,开盖加样是操作的关键,因为戴着双重手套,所以显得有些笨拙,再加上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和生物安全柜玻璃窗的两重阻隔,所有动作都显得缓慢,手也会不时颤抖,需要格外小心翼翼。”杨晓雯说。

  

检测人员在人工操作(周维海/摄)

接下来,按照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按检测样本数量配制PCR反应体系,将提取的核酸加入,利用实时荧光PCR仪进行检测,根据仪器输出的ct值,判断样本是阴性、阳性还是疑似。

“这个步骤就是通常所说的扩增反应,由于设备较多,P3实验室空间有限,所以我们就在旁边的P2实验室进行。”杨晓雯说。  

图为检测人员在进行扩增反应(周维海/摄)

“我们一次能同时操作32人份,加上提取核酸及手工清点样本时间,一般检测下来需要8个小时。如果有的样本扩增曲线显示不正常,需要复核,那时间就更长了。”检测队成员卢昕说,在吉林,因为要进行测序,她们曾连续工作36小时。

最后是检测完成的样本,经复核无误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及消毒剂表面消毒后运出移动检测实验室,交由相关单位做高压灭菌处理。移动实验室样本接收人员负责最后实验室整理和清场,必要时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自18日至今,他们已经检测样本近2000份。“实验室在现有人员和配备情况,日检测能力是1000多份,在吉林曾一天检测过1600多份。会根据疫情需要,随时调整力量,做好检测工作。”阚飙说。

“自2月初至今,我在家呆了6天”

看完实验室,再来看看在里面工作的人吧。

17日上午九点,中国疾控中心移动P3实验室检测队集结完毕,他们由传染病所14名队员组成。此前,他们中有3位全程参与过武汉、牡丹江和吉林一线抗疫,分别有8位在武汉和东北一线奋战过。

“这是一支铁打的队伍,别看大多是女孩子,但战斗力特别强。”阚飙对队员的表现特别自豪。

“自2月4日至今,我在家呆了6天,家人都习惯了。”赵宏群说,自2004年开始,他已经负责P3实验室运行管理17年,车到哪里,他就在哪里。从武汉到牡丹江,再到吉林、北京,6月6日回到北京,在宾馆隔离10天后,他和队员就又投入了战斗。

  

赵宏群在监测移动P3实验室运行(采访对象供图)

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在武汉,当时车就停在方舱医院的对面,一路之隔。有天武汉下雪,气温很低。“P3实验室需要恒温运行,22度左右,我就要提前到,先把车打开,等温度慢慢上去。温度如果达不到16度,生物安全柜就无法启动,检测也无法进行。”赵宏群说,过程中,他也要密切监控,时刻调整。

工作之余,他很少和家人联系。“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说这句话时,赵宏群有点哽咽。再有不到一个月女儿就要中考了,当时从吉林撤回北京时,他最怕回家隔离影响孩子上学,后知道是集中隔离,他悬着的心放下了。关键时刻,不能在孩子身边加油鼓劲,赵宏群说:“孩子大了,相信她会理解的。”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不管是工作多年的赵宏群、阚飙,还是刚刚工作不久的杨晓雯、卢昕,面对国家召唤,他们丝毫么没有犹豫,挺身而出。那一刻,他们就是战士,用无私无畏守护着民生安全。

愿山河无恙,英雄早日回家。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李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