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正式颁发。今年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得主中,有位国际知名的粒子物理和空间领域专家——罗伯托·巴蒂斯通(Roberto Battiston)。
巴蒂斯通曾任意大利空间局局长,现任意大利特伦托大学普通物理系主任。在推进与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方面,他的贡献有目共睹。
1993年以来,巴蒂斯通以国际空间站阿尔法磁谱仪(AMS)和中国“张衡一号”电磁监测试验卫星计划为核心,围绕关键技术研发和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与我国开展多方位合作,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成果。
谈及合作感受,巴蒂斯通毫不吝啬地为中国科学家点赞说:“一旦共同的目标被确定下来,中国科学家会成为非常可靠的合作伙伴,他们会尽最大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
十几年前的一场研讨
“我和中国科学家在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上的合作最早开始于2004年。” 巴蒂斯通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当时,他到北京参加会议,与中国科学家讨论在阿尔法磁谱仪(AMS02)项目的合作。
巴蒂斯通表示,在过去的40年中,他一直在与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教授合作。因此,丁肇中了解巴蒂斯通的一些科研设想,即利用范艾伦辐射带的基本粒子流作为监测地球物理现象的天然传感器。
“丁肇中教授给当时的中国地震局负责人打了一个电话,后来我就被邀请参加一个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我介绍了利用天基遥感平台来监测地球物理现象的优势。” 巴蒂斯通说,他建议研发一颗卫星用于测量范艾伦辐射带的不稳定性,中国地震局的科学家和领导非常积极地接纳了这个想法。
很快,巴蒂斯通开始和中国科学家在仪器设备和卫星的设计方面进行合作。这个项目持续了14年时间,耗费了大量心血。
以“利玛窦”命名的载荷
2018年2月,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升空。它是我国首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电磁信息的卫星,也是国家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的首发星。
谈起这颗卫星,巴蒂斯通的话匣子完全打开了。
巴蒂斯通告诉记者,“张衡一号”卫星上面既搭载着中国的仪器设备,也有由意大利空间局(ASI)和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INFN)资助的意大利载荷。这项载荷用于监测范艾伦辐射带的稳定性,它以中国和意大利科学文化交流的早期使者命名——“利玛窦”。
“‘张衡一号’卫星装有8个先进的探测器来测量地球电离层变化,并寻找其与地球物理现象尤其是地震的关联。” 在巴蒂斯通看来,“张衡一号”所收集的数据将为新的用于地球物理现象研究的遥感平台铺平道路,这样的遥感平台对于地基探测手段是一种补充。
合作不止于“张衡一号”
合作期间,中国科学家的工作劲头、好奇心和专业给巴蒂斯通留下深刻印象。
“在工作遇到困难的时期,你可以指望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工作非常努力,而且也有能力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巴蒂斯通说。
谈到与中国科学家后续的合作,巴蒂斯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继‘张衡一号’01卫星发射升空之后,‘张衡一号’02卫星已经在研制之中。意大利也将参与它的建设,这两颗卫星将形成第一个用于此类遥感的星座。”
巴蒂斯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天体粒子和粒子物理领域,中国和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之间有较长时间的合作传统。
除了“张衡一号”卫星,目前正在合作的天体粒子实验有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ARGO实验和阿尔法磁谱仪(AMS)。在粒子物理领域,中国和意大利正在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相配套的北京谱仪上(BES-III)进行合作。
对于未来的实验,巴蒂斯通透露,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围绕中国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和空间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设施(HERD)开展了相关合作。(科技日报北京1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