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将人类社会带入“万物互联”、智能传播的新阶段。
杜占元 中国外文局局长
面对5G时代“万物皆媒”的趋势,媒体传播首先要发挥社会治理中的凝聚功能。
李平 科技日报社社长
杜占元(中国外文局局长):科技进步、技术变革是媒体传播创新发展最强大的“助推剂”。今天,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潮头,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将人类社会带入“万物互联”、智能传播的新阶段,媒介系统整体呈现“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演进趋势,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为国际传播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发展必将引发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与此同时,媒体需要承担起促进全球科技共同进步的责任。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方兴未艾、智能科技初露“端倪”的关键时期,加快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机不可失。加强新技术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应用具有巨大潜力。
两个月前,习近平主席在致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的贺信中,明确要求中国外文局要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这为中国外文局的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作为中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国家队”,中国外文局将以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为主阵地,推动国际传播内容生产向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数据化、智能化转变,加快国际传播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全媒体传播平台、国家级智能翻译平台等新技术应用发展,让科技助力国际传播,增强中国故事与世界故事的交流,增强世界问题与中国方案的对接,增进中国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互鉴。
李平(科技日报社社长):科技日报社作为具有鲜明科技特色的中国主流媒体,迈出了向新型主流媒体整体转型的步伐。我们明确了着力打造以中国科技资讯库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为两翼,多平台智能化媒体和智库型媒体为特征的“一库两翼多平台”的转型发展路径。
在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征程中,虽然我们对报社的组织架构、管理体制、技术保障、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全面改革,但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也迫切需要学习媒体同行的成功经验。
特别是以5G为代表的新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对媒体将产生哪些深刻影响,是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的课题。
研究认为,“万物互联”时代即将来临,5G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对人类社会产生一场史无前例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将为全球经济走出迷雾、发展中国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进一步提升社会体系的科学治理水平,提供值得期待的新方案;而5G时代媒体的转型,则会为这些变革加油助力。
面对5G时代“万物皆媒”的趋势,媒体传播首先要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凝聚功能,全面提升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其次要发挥知识共享的平台功能,致力于提高对知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降低知识数据的搜索、流通和使用成本;第三要发挥“和平使者”的桥梁功能,在促进不同国家与地域的文化互鉴、民意相通、达成共识方面,传递客观的、建设性的和负责任的积极声音。
宋乐永(光明日报社光明网副总经理):5G时代逐渐变成了机器生产新闻的时代,也就是“万物皆媒”的时代,摄像头、传感器都是新闻的内容素材供应商,时间上是全时代性,空间上是永远的沉浸式体验,用户对我们媒体的需求正在发出着新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给用户提供内容的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
媒体的核心能力也在发生调整。媒体不仅要有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还有数据可视化能力。人工智能不会完全替代记者,但很多基础性工作会被逐渐替代。
我认为,新时代媒体形式发展趋势表现在几个方面:短视频继续火爆;VR、AR和MR将会真正进入媒体应用期,被用于大型场景报道中;一镜长图会逐渐取代原来的图解模式;数据新闻会异军突起。
王晓辉(中国网总编辑):5G来了,我们准备好了吗?在新一轮竞争中,谁“嫁接”好万物互联,谁就会掌握主动权。媒体要应时而动、顺势而为。中国网通过10个语种对外发布信息,总粉丝数达到8000万,力争打造面向5G时代的媒体平台,我们在探索转型升级,力争尽快掌握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技术。
在人类传播史上,媒介技术在传播形态和传播格局的变革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G时代是文字加图片,4G时代,图片和视频比例逐渐加大。到5G时代可以想象图像、视频的传播将更加便捷,视频、VR直播类信息比重会大大增加;速度、视角加内容将成为媒体竞争的关键决定因素。
杜栋梁(中国青年报社副社长):5G时代来临,使得信息流通平台更加丰富,信息广度和辐射度大大提升,为我们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带来全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媒体的理念、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随着5G赋能不可避免地迎来深刻变革,信息传播链条上每一个环节也因此经历着颠覆和重生。我们将在开放合作、整合优化、研发设计、创新策划等方面下大功夫,坚持内容创新,努力闯出一条聚焦主责、主业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值得关注的是,5G时代媒体对青年的引导和影响应逐步加深。媒体在转战移动互联网主战场的同时,要守好青年思想引领阵地,用融合思维打造沉浸式青年体验,还要打通系统融合之脉,拓宽传播场域。